节段性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913686.html

《我的越秀山故事》征文选登:

越秀山访古

黄淼章

年4月,万众瞩目的羊城新八景评选总评正式启动,评审委员会共收到有效公众投票超过万张。这次羊城新八景的评选,突出了广州经亚运蝶变,焕然一新的羊城风貌,经过上上下下激烈的评选,越秀山不负众望,以"越秀风华"景名入选羊城新八景。当年在越秀山畔中山纪念堂举办的羊城新八景发布会上,越秀风华的发布词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者,五羊也。从先民的传说,到古城的中轴,从南越王到孙中山,如果你要读懂羊城的前世今生,就沿此山的脉动去寻访。这是一座历史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从城市的原点走向城市的未来。

越秀山历来是广州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也是文化名城最早开发的风景区之一。山上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甚多,又以湖光山色,闹中取静闻名。古越秀山曾有观音阁、应元寺、龙王庙、关帝庙等。清代越秀山曾成为名儒讲学之所,建有学海堂、文澜阁、菊坡精舍等,都是广州有名的学府。现在越秀山仍存的景点除著名的镇海楼和五羊雕像外,主要有道教名观三元宫、明代古城墙、明绍武君臣冢、明虎贲将军王兴墓、清古之楚庭石牌坊、孙中山读书治事处、伍廷芳墓园、中山纪念碑、海员亭、光复纪念亭等景点。越秀山就像一位历史老人,见证着羊城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历史兴衰和日新月异变化。

历代羊城八景都缺不了越秀山,如粤台秋月、粤秀松涛、粤秀连峰、镇海层楼、越秀远眺、越秀层楼、越秀新晖等。年评选的新八景之一“越秀风华”,首次将越秀山、镇海楼、五羊雕塑、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等景点连在一起打包抱团,摆脱过去孤立景点的评选方式,串景点为线。由古代到现代,从近景到远眺,人们可以穿过历史的风云,感受到“越秀风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魅力。

事实上,到广州不登越秀山,如同到杭州不游西湖,到西安不看大雁塔、兵马俑一样,实在很难算到中国南方这座大都市。

越秀山又称粤秀山,高70余米,为广州名山白云山之余脉,因山上有越王台遗址而得名。这里岗峦起伏,树木葱葱,飞花点翠,四季如春,处处洋溢着亚热带地区特有的勃勃生机和绿色情调。它像一条巨大碧绿的丝带,覆盖在广州大地上。上面还有许多闪闪发亮的明珠,这就是那绚丽多彩的文化史迹,连成一线撒落在这条绿色丝带上,令越秀生辉,名山增色。让你在此采撷赏幽,博览古今。

越秀山是广州的风水宝地。从地理形势看,广州负山带海,北倚连绵起伏的九连山脉,南临烟波浩淼的伶汀洋。左有东樵山(罗浮山),右有西樵山作为“青龙”、“白虎”拱卫,中间的九连山为龙脉,自北向南蜿蜒伸至广州的白云山和越秀山上,气度非凡。从地图上看,白云越秀像一条巨大的苍龙,盘旋在珠江边,形成“飞龙吸水”之势。这条“千里来龙”,龙头就在越秀山。而珠江则像一只丹凤,伸开翅膀,拥抱苍龙,使广州古城又有“龙凤呈祥”之意。五岭北来峰在地,九洲南尽水浮天。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历史,就在这一片山环水抱的福地展开。

越秀山又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早在二千多年前,那个在岭南建立第一个封建王国,在广州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南越王赵佗,就特别钟爱越秀山。赵佗曾在此山大宴群臣,并盛情款待大汉天子刘邦派来的使者陆贾。这个能言善辩的太中大夫陆贾在此和赵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使赵佗去掉帝制,臣服于汉,在越秀山畔写下了汉越人民友好的篇章。越秀山留有越王台旧址,每年三月三日,南越王赵佗都要到这里登高游玩,随行宫女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冈。

年夏,在原越秀山所属的象岗腹心20米深处,竟奇迹般的发现了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陵墓。此墓藏于山腹之中,又用了许多大石填塞墓道,墓葬因此保存十分完整。埋藏于此多年的一千多件(套)文物瑰宝重见天日,墓主身穿丝缕玉衣,还佩带“文帝行玺"龙钮金印、圆雕青白玉角杯及各种精雕细琢的金银玉石等稀世珍品。在象岗发现第二代南越王墓后,有专家考证,那神秘莫测,藏有更多奇珍异宝的第一代南越王赵佗陵墓,极大的可能就藏在越秀山的腹心深处,这就更给名山罩上一层神秘的历史迷雾。

南汉时期,南汉主以越王台为游宴场所,在登山路上广植奇花异木,称为“呼銮道”。道旁遍植金菊、芙蓉,南汉君臣在此欢度良宵,醉饮人生,全不顾卧榻之侧,磨刀霍霍,宋室虎狼之师早已挥戈南下。这个荒淫的南汉王朝终于在一片歌舞声中被宋朝大军所灭。

到了宋元,越秀山更成了广州旅游胜地,遐迩闻名。这里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游乐欢庆的场所。

踏着浓郁的树荫,拾级而上,便到达了越秀山最为雄伟壮观的古建筑——镇海楼。这是越秀山文化史迹游览线上最引人注目的一颗明珠。此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年),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

关于镇海楼的兴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灭元朝得天下后,定都南京,一天,他和风水大师同游南京钟山,大师忽然指着东南对朱元璋说,岭南天空笼罩着一股紫云黄气,正冲着金陵而来,恐为明朝之患。风水大师认为“广州背山面海,形势雄大,有偏霸之象”。朱元璋一听大惊,急忙派人查询,发现是越秀山在冒王者之气。朱元璋立即下诏,命令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想办法破坏掉广州的紫云黄气。圣旨下来,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他根据风水大师的建议,将宋代广州东、西、中三城合而为一,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还在上面建了一座楼。于是,越秀山就有了这个“楼成塔状,塔似楼形”奇特的镇海楼,楼成赭红色,据说亦有辟邪之意,朱亮祖企图用古城墙和镇海楼镇住越秀山的紫云黄气。

镇海楼高28米,呈长方形,面阔31米,进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向上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俗称五层楼。楼坐北朝南,翘檐飞脊,巍峨挺拔,雄镇山巅,气度非凡,成为广州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五层楼上,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吴子复书写“镇海楼”三个大字的巨匾,笔势刚劲,古朴有力。旁边有清末“中法战争”时期,曾亲自前来广州督师抗法的兵部尚书彭玉麟撰下的一幅闻名海内外的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有趣的是,朱亮祖修建的镇海楼,并没能镇住广州的风水,倒给越秀山增添了一座名楼。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盛赞镇海楼瑰丽雄伟,虽黄鹤楼、岳阳楼也不能超过它,又誉之“可以壮三城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登斯楼顶,远望珠江蜿蜒如练,近抚云山层峦叠翠,羊城锦绣,尽收眼底,确实气象万千。

镇海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陈列广州的历史文物,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共四千余年的史迹。一楼容千载,两眼通古今。那一片片先人留下的粗糙石器,那一件件斑驳陆离的铜器和古陶瓷,还有发黄的历史文献和照片,让人们穿过历史硝烟,了解广州这座城市的今昔,这是一部形象、生动、浓缩的广州地方史。

在镇海楼的后面,有一个蟠龙岗,岗上有当年鸦片战争时期名噪一时的四方炮台遗址。古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十年(年),原名永宁炮台,后重修时因避道光皇帝名讳,改为永康炮台,因炮台长宽为四方形,故俗称“四方炮台”。为广州城北部的要塞。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进犯广州,四方炮台为英军所占,并作为指挥部,英军在广州,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年5月29日,驻守四方炮台的英军,又到三元里村骚扰和调戏妇女,遭到村民的反抗。次日,三元里附近乡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抗英,将盘踞在四方炮台的英军引诱至牛栏岗,当场击毙不少英侵略军。三元里民众乘胜追击,重重包围四方炮台,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军,龟缩在四方炮台内,惶惶不可终日,英军首领义律“涕泣求生”,狼狈不堪。后来,卖国求荣的清朝广州知府余保纯,采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法,强迫围攻炮台的民众撤退,英军灰溜溜地滚出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如今,四方炮台早已消失,但古炮台基址仍存,成为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见证。

在镇海楼的东侧,还有“海员亭”和“光复纪念亭”。海员亭是纪念年香港海员罢工而建的,年落成。“光复纪念亭”是纪念年辛亥革命胜利和同年11月成立军政府而建的,附近还有一座“光复纪念石坊”,坊上刻有跋文,记述并赞扬香港同胞捐款支援广东军政府的爱国热忱。

由东往西,穿过古榕蔽日的曲径,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古之楚庭”石牌坊呈现眼前,这是清人根据南粤曾“臣服于楚”的故事而建的。在其下方,还有一个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年)的“佛山”牌坊,整座牌坊用花岗岩建造,庄重古朴。

再往前,就是高大雄伟的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碑是年建造的,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37米,石碑正面有高7米,宽4米的花岗石刻着孙中山的遗嘱全文。纪念碑和中山纪念堂连为一体,气势雄伟。

在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有一座伍廷芳墓与伍朝枢墓,中建一碑亭,立孙中山先生亲自撰写的伍廷芳墓表碑,墓东北面塑有伍廷芳铜像。   伍廷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近代外交官,广东新会人。14岁入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33岁赴英国入林肯法律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应试得大律师资格。伍廷芳是晚清重臣,多次参加清朝的外交谈判缔约活动。历任驻美国、秘鲁、等国公使。民国成立后,历任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国务总理,因反对段祺瑞无理解散国会,弃官南下,参加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并任外交部部长,后兼任广东省省长。年6月16日,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入永丰舰。第二天,80岁的伍廷芳立即上舰看望孙中山,共商反叛大计。回家后愤怒不已,一气之下,病卧不起,6月23日,伍廷芳逝世。孙中山悲痛万分,他在永丰舰发表演说:“今日伍总长之殁,无异代我先死,亦即代诸君而死,为伍总长个人计,诚死得其所。”在中国近代史上,伍廷芳从晚清重臣到民国外交总长,无论是作为政治家、外交家还是作为知识分子,伍在历史上都独具一格,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共进,是清末外交史上及民初政坛上的杰出人物。

伍朝枢(-),伍廷芳之子。历任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国民政府驻美全权代表、广东省府主席等职,年病逝。伍廷芳墓园是越秀山一处重要的文物史迹,可惜今天知道的人不多,前来参观的人更少。

在纪念碑的后面是古城垣。广州筑城的历史,起源很早,比较真实可靠的是秦统一岭南后,首任南海尉任嚣始筑的番禺城。后来,赵佗建南越国,独霸岭南,又将番禺城扩展为南越国都城,以后历代均有修建古城。

越秀山古城墙始建于明代,它和镇海楼以及五仙观中的岭南第一楼被誉称为“广州明初三大古迹”,又是广州仅存的一段古城墙,分西、中、东三部分,共存余米。城墙用长条红砂岩石为基,上砌大青砖等。经六百年风云变幻,城墙上的雉堞敌楼等建筑等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古城垣寂寞地躺在灌木丛中,墙上爬满了鲜苔、野藤,古老的树根盘缠而上,更增添了岁月的悠久。

越秀山古城墙,是广州北门制高点,历来为兵家相争之地。据史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军进攻广州城,敌人用大炮轰击城墙,又在洋枪掩护下向广州北城发起进攻。守卫北城的中国官兵利用古城墙之坚,奋起反击,一时土枪炮、弓箭等集中向敌军开火,侵略者狼狈逃窜,在古墙前遗下一批尸体。年,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同年4月,桂军将领沈鸿英等在花县发动叛乱,进犯广州,前锋窜至越秀山北。孙中山亲自坐镇五层楼,指挥军队在古城墙布防。而守卫在城墙的士兵,见大元帅孙中山不畏危险,亲临越秀山,个个精神抖擞,奋发神威,叛军被古城墙上飞下来的子弹打得落花流水,争相逃走。孙中山又指挥军队乘胜追击,连克新市、石井等地,狠狠地打击了叛军的气焰。

年12月11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越秀山,并利用山上的旧城墙,修筑了防御工事,建立炮兵阵地,轰击在长堤的敌军,打得敌人登上军舰逃走。越秀山上高高飘扬着一面红旗,宣告广州起义旗开得胜。后来,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从四方八面进攻广州,守卫越秀山的起义部队和工农群众利用有利地形,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在危急时刻,起义军总指挥部为保存革命力量,下达了撤出广州的命令。守山的起义军接到命令只好含恨撤离,不少战士血染越秀山,在古城墙下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越秀山也因此留下一段红色的故事,又是广州英雄城市的历史见证。近年来,在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下,越秀山这段古城墙得以维修复原,初步恢复其昔日的旧貌。

从西段城墙下来,转向北面,登上绿树婆娑的山坡---木壳岗,迎面瞩目的就是闻名四海的五羊石雕。相传周夷王时,广州出现连年灾荒,人民不得温饱。一天,有五位仙人,穿五色衣,骑五色羊,羊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仙人把稻穗留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羊化为石。“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祥瑞故事,透过这个美丽的传说,广州有了“羊城”、“穗城”的别名。

广州著名的雕塑家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根据美丽的五羊传说,于年创作雕成这座五羊石像。连基座高11米,共用了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主羊头部的一块石料,就重达4千余斤。五羊大小不一,主羊羊头高高竖起,口衔穗,回眸微笑,探视人间。其余四只羊,环绕其身,或嬉戏,或吃草,还有羊羔在吸吮母羊的乳汁。五羊多态,造型优美,形态可爱,栩栩如生,宛如古老东方和谐家庭,老为尊者,壮有所用,少有所长,幼有所养,情趣横溢,令人流连往返。据说当年雕像竣工时,曾有一些议论,有人提出既是五仙骑的羊,怎会还有在吸奶的乳羊呢?其实仙人五羊都是想象出来的神话,既是仙羊,无论大小,自有仙风仙骨。雕塑家尹积昌等发挥其超群的想象力,匠心独具。经过50年的时间检验,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为越秀山增色不少。

新中国成立后,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越秀山建立了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区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观赏公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多次来越秀山视察观光。朱德曾专门赋诗《游越秀公园》:“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此外,越秀公园曾接待过尼克松、西哈努克、金日成等20多个外国元首及友好团体前来参观游览。年1月,越秀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它的每一页字句里,你都能得到最深奥的启示。越秀山就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可爱的广州“一部伟大深沉的书”。当我们盘桓在越秀山古城墙边,徜徉在五羊石雕旁,或者寻访四方炮台,攀登五层楼时,一股思古幽情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仿佛翻开了古老历史的尘封,五仙、赵佗、南汉王、朱亮祖、彭玉麟、伍廷芳、孙中山等都会随历史的云烟,飘到我们的眼前……

啊!越秀山,你是一座历史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当我面对你时,我常常感到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凝重和文化的深厚。我记得曾有人抱怨文化名城广州名不符实,没有文化,有旅无游。我想,是否应该请他们去看看越秀山,探索“越秀风华”,深度感受那里的文化和历史,这样,或许他就不会再轻易地说,广州没文化,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黄淼章研究员。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曾任广州市考古队队长、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广东省政府文史馆史学院院长、广东文化学会顾问。撰写十多本学术专著。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广东省市电视台和报刊的采访。

附:《我的越秀山故事》融媒征集启事

越秀公园是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以西汉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是广州历史文脉起点和岭南文化的集中代表,自元代以来一直是羊城八景之一。在越秀山上,有广州城标“五羊石像”,有岭南第一胜景“镇海楼”,有广州仅存的明代古城墙,有清代的四方炮台,有民国的“中山纪念碑”,有著名的越秀山体育场等等。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是广州历代著名的重要旅游胜地。为吸引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越秀山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与非遗保护,越秀公园特联合广东省文化学会、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广东广播电视台声创融媒工作室、广东粤语语言艺术团等单位共同开展“我的越秀山故事”融媒征集活动,深入挖掘千年越秀山的魅力,展现大美羊城风采。

投稿方式

投稿作品应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大赛征稿邮箱:yxgyzw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