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230206/13131482.html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驾鹤西去后,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悼念他。位于西樵山下南海丝厂的广东蚕桑丝织文化技艺研学基地老师梁金元,在10个双宫蚕茧上画出了10个袁院士,以此纪念袁院士对于国家与百姓作出的贡献,让前来研学的学生们永远记住袁院士,学习了解到他的生平故事与突出贡献。

“我是70年代的人,小时候在家乡罗定,一个星期才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其他时间都是吃番薯、芋头,是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让我们吃饱米饭。”梁金元动情地说。得知袁老驾鹤西去后,梁金元百感交集。由于他平时在南海丝厂蚕桑丝织研学基地兼任画画老师,专门教学生画蚕茧画,于是想到了在蚕茧上画袁老的生平画来纪念院士。“袁院士在中国农业发展、农耕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蚕桑文化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蚕茧作画也是创意文艺作品,所以才想到用蚕茧画的方式纪念与感恩袁老。”梁金元说。

蚕茧由一层层丝包裹而成,如果直接在上面作画颜色会顺着丝线渗透。梁金元就选了10个洁白的双宫茧,先用稀释的白乳胶浸泡,让乳胶和蚕茧融合,再在上面作画。梁金元介绍说,他是用设计珠宝专用的针管笔,在蚕茧上素描,然后用珠宝专用的颜料上色。“我在网上选了10张袁老代表照片,蚕茧正面画袁老画像,背面则画上水稻。”

仔细端详这10个蚕茧,10张风格各异的袁院士照片就跃然蚕茧上,画出了袁老的动人风采,画出了袁老的高尚品格,画出了袁老的平易近人,画出了袁老的谈笑风生。背后沉甸甸金黄的水稻则蕴含着丰收的喜悦,代表着袁老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让全国人民吃饱肚子。

梁金元谈到,他会将袁老的蚕茧画用装饰品装好,放在蚕桑丝织研学基地展馆展览,让前来研学的学生都能够知道袁老,纪念袁老,学习袁老一生为科学、一心为人民的奋斗精神,激励更多的学生能够投身到国家的科学事业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敏华通讯员:曾令华图由通讯员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