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肥牛驾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原始人和现代人
脑子开发程度相差甚大,难道真与两者饮食相关吗?生吃肉真的会没脑子吗?原始人的饮食一直是血淋林都吗?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古人云,“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
人类在原始时期,主要是以吃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物来源包括天然浆果、壳果、块茎、块根、嫩叶、幼芽和菌类。此外。还捕食一些小动物,如昆虫、龟、蜥蜴、鸽鸟、兔等。约从旧石器时代起,原始人的食物结构中,动物的比例显著升高。
原始人捕猎由于早期的原始人尚未开始用火,所以只能将捉获到的飞禽走兽、蚌蛤鱼虫生吞活剥,采集到的根茎果实,也是生吃的。《礼记礼运》中讲道,“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茹毛饮血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众所周知,生食有害于健康,未经熟化的食物中,含有许多病毒、细菌,很容易致病。
正如《韩非子》所记:“上古之世……民食果爾、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
韩非子著作节选茹毛饮血虽有不利于健康的一面。但食肉促进了人体的发育,特别是脑的发展。恩格斯曾指出,肉类食物在几乎是现成地包含着为身体新陈代谢必需的最重要的材料,它缩短了消化过程以及身体内其他植物性的即与植物生活现象相适应的过程的时间,因此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材料和更多的精力来过真正动物的生活。
既吃植物也吃肉类的习惯,大大地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脑子的影响;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需。制造石器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它不仅划开了人与动物间的界限,而且成为征服自然的最初的武器。
恩格斯故居生活在距今约八十万年前的蓝田人的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现已发现的约有五十多件,包括尖状器、砍砸器、石锤、刮削器、石片、石核等。尖状器是切割兽肉及挖掘植物根茎的工具,刮削器用来刮削木棒和剥取兽皮,砍砸器用于砍砸食物。这一时期的石器虽然还十分粗糙,但已可以对食物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为原始烹饪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人类用火起始于何时
古希腊神话中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的故事,“他摘取木本茴香的一枝,走到太阳车那里,当它从天上驰过,他将树枝伸到它的火焰里,直到树枝燃烧。”这虽属神话,但是已表明人们非,常重视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十分敬仰火的发明者。
普罗米修斯画像《周礼含文嘉》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兽。”《梦粱录》云:“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前,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古史考》亦云:“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日炮。”
这些关于燧人钻火的记载尽管是传说,但要阜于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说,而且更具现实性和说服力。我国从二百五十万年前的元谋人遗址,至六、七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遗址,都留有用火的印记。在元谋人遗址的地层里,炭屑的厚度约有三米;北京人遗址中的灰烬和灰屑更多,有些成堆,有些成层,有一处灰烬层厚达六米。这两处遗址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前期和中期。
《周礼精义》节选火的使用是人类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开端,它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使人类生活进入了一个文明的新时代。其次,利用自然火改善了原始人的生活状况。夜间,原始人在其栖息的地方燃上一堆篝火,解决了晚上的照明问题,并可防止各种野兽的偷袭,从而能获得安逸的睡眠。另外,火又可防潮御寒。
原始人掌握了生存领域的拓展提高了原始人的生存适应能力
当原始人掌握了生存领域的拓展提高了原始人的生存适应能力,同时使他们的体质和智力(特别是智力)得以显著发展。过去原始人只能捡拾一些砾石和风化石来打制石器,自从懂得了用火之后,他们就可用火烧水泼的方式从岩层中剥落大量的片状石块,源源不断地打制所需的石器。
内蒙古大青山南麓的大窑村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广东南海县的西樵山、四川汉源县的富林镇和内蒙古大青山南麓的大窑村发现了石器时代火烧水泼开采石料和打制石器的遗迹。用火可以制舟,即在一段整木上烧出一道深槽,制成独木舟,实现了水上捕捞。木棒是原始人的重要生产工具之一,用火可以使木棒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如将木棒变尖、弯曲切断,而且,经过火烤的木棒防腐耐用。此外,火的使用和复合生产工具的发明共同提高了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扩充了食源。
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猎取陆栖动物的效力,而且扩大了对水生和空中动物的猎获范围,从而使原始人的食源不断地得以扩充。北京山顶洞人(约一万八千年前)的食源包括狗獾、刺猬、狐狸、鼠类、鸵鸟、鹿类、野兔、野牛、野猪、蜗牛、河蚌、青鱼等。独石仔人(约一万六千年前,广东阳春县独石仔洞穴出土)的食源也很丰富,他们经常可捕到犀牛、水牛、水獭、水鹿、巨猫、黑熊、云豹、豪猪、金猫、小灵猫、麝香猫、猕猴、鼠类、鲤鱼、蚬、田螺、蚌等。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