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1月22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樵山文化中心召开。西樵镇镇长张国欣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年工作成绩,部署年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西樵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19.2%。西樵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年,西樵镇将围绕镇委“空间再造,产业重塑,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的工作主线,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为加快产业转型引领全域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添动力、增活力、提效力,努力打造南海西部区域中心。

大会上,人大代表们还审议了《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报告》,按照“围绕一个核心、推动两个重点、实施三大行动”的基本工作思路,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域高质量转型发展为核心,全力做好空间再造、产业重塑两篇文章,实施产业大转型土地大整治、生态大提升三大行动,围绕“地”“产”“人”等要素,推动土地利用集约高效、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努力探索出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域高质量转型发展,以高水平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实现美好生活在西樵。

空间再造:

重铸轨道赋能、八方相聚的西樵中心地位

年,西樵镇以“南海雄师,西樵尖兵”的奋斗姿态,吹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冲锋号角,快速高效完成听音湖拓展区亩征地工作和海儒片区亩土地整理。

年,聚焦空间碎片化问题,西樵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镇空间新格局,促进城乡全方位高质量融合发展。

具体的做法是重建望山达江、山城相拥的山水人文格局,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中;重置携村入城、城田相融的城乡发展权利,推动用地分散、空间破碎的村级工业园向产业组团集中,构建招引优质企业的基础,推动农业集体建设用地高质量发展;重塑工业集聚、产城相促的产业空间体系,发展大健康、快消品、新材料等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重构两环绕城、客货相离的道路交通系统,科学划定限货区,构筑围绕城区的“内环+外环”道路网;重铸轨道赋能、八方相聚的西樵中心地位,积极拥抱轨道交通时代,增强城市的虹吸力、辐射力和引领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蒙娜丽莎投用特高板数字化示范车间

产业重塑: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在大刀阔斧推进空间再造的同时,西樵镇也同时深入产业重塑,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纺织名镇,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为西樵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新的一年,西樵镇将依托华南国际轻纺城,重点补强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打通从纺纱、织造、染整、服装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全产业链。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生产,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两化”标杆企业。

在新兴产业方面,西樵精准定位大健康产业,主动融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有效承接科技、资金和人才资源,瞄准产业细化领域,千方百计招引行业头部企业。以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的研发生产为基础,建设集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健康管理、文化旅游、健康疗养于一体的“樵山康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另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腾龙湾区数据中心建设,“以商引商”引入一批大数据、电子信息、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型企业。依托樵山文化中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组织和参与高规格招商推介活动,强化“以会招商”功能,不断提升区域经济投资热度。

文旅融合:

释放文旅魅力,缔造美好生活在西樵

坐拥西樵山丰富文旅资源,西樵镇提出科学整合文旅生态资源,创新培育沉浸式文化创意体验空间,营建开放包容、多元复合的休闲消费、旅游交往的生活场景,力争接待游客达千万人次/年,持续释放文旅魅力活力。

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12.7公里

在推动文商旅体创融合发展方面,进一步串联整合现有各类文旅生态资源,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提速宋城佛山千古情、有为馆建设,充分发挥樵山文化中心、飞鸿馆载体功能,启动“艺术在樵山”项目,培育和发展会议、会展、演艺、电竞等精品活动。持续举办狮王争霸赛、新年登山赛、听音湖龙舟赛等品牌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传承延续广府文脉。积极承办世界级、国家级功夫赛事,将听音湖片区打造成为功夫文化体验区。

城乡功能配套方面,全力争取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早日动工,围绕规划的6大站点提前谋划、统筹开发。力促一环西拓(龙翔大桥及引道工程、季华路西延线)加快推进,主动衔接樵金路-樵江路、樵丹路-樵高路快速化改造,大力推动碧霞一路西延线、河岗大道等一批骨架路网提升。

惠民服务方面,持续推进中小学“4+6”建设,加快樵山学校、翰林小学建设。全面扩大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规模,新增公办(集体办)、普惠性幼儿园3所。提医院创三甲进程,医院、市五院扩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高水平建设南海西部医疗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村(社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敏华通讯员:关蕴琪、麦钰豪

图由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