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在大湾区的广佛极点内,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一片米色新建筑颇为醒目。这里是五八科创园,是当地村民热议的“新东西”,也是行业内追捧的“香饽饽”。
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旧的村级工业园,土地权属复杂、厂区也破旧不堪。如今,这里已华丽变身,成为现代化的多层工业厂房,并迎来一批智能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优质企业进驻。
五八科创园项目,是佛山南海推进城乡融合改革、再造产业发展新空间的一道典型缩影。这个项目,也拿下了一个“全国首创”——首个分割销售的集体建设用地产业载体。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背后,是城乡融合改革开创的新利好。而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年来,这样的利好和类似案例,不止一个,而是一批。
村改大攻坚
加速扩容产业发展空间
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土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两年前,省委深改委同意佛山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鼓励南海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为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这一重点改革任务落在南海区,既看中这里的改革闯劲,也看到南海区遇到的实际难题。
数据显示,作为改革先行地之一的南海区,土地开发强度早已超过50%,中心城区甚至超过70%。这意味着,在城乡发展、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面前,“一地难求”已成为当时不可逾越的现实制约。同时,南海区超半数建设用地是集体土地,“长出”了一大批村级工业园,曾创下不俗的经济数据,但发展至今,遍地开花、小而散乱、效益低下等情况,已成为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巨大制约。
摆在南海区面前的,唯有改革创新和奋力破题——既要为自身发展破题,更要为全省先行探路。既要打破土地体制机制的束缚,也要直接升级改造大批村级工业园,释放出全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活力。
向村级工业园“开炮”,成为南海区改革破题的重要一招。
这一步并不好走,数据显示,南海全区个村级工业园,总面积达18.9万亩,占全区集体建设用地比例高达61%,每年创造的税收却只占全区的9%。
按照计划,从年起,南海区用3年时间,拆除改造10.2万亩低矮散乱低效的村级工业园,另综合整治8万多亩,同时推动村级工业园腾挪归并,努力在年前将个村级工业园,整合升级为个左右的连片主题产业园区,实现工业用地空间格局重塑和再造。截至今年8月13日,南海区已累计拆除改造4.8万亩,并累计建设产业载体万平方米。
“拆与建”背后,是一条难度极大的改革攻坚路。选择了攻坚克难这条路,南海区的目标非常清晰:让效益低下的村级工业园退出历史舞台,让新兴产业、优质产业迎来发展空间。
动能又升级
“两高四新”产业崛起
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核心区内,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的世发(广佛)高新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中,项目通过租用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盘活闲置土地,将打造成3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工业产业园,重点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两高四新”现代产业。
自年起,南海区加快布局新经济,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重点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即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两年来,南海区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推动连片土地改造开发,为新产业发展腾出空间。瞄准“两高四新”产业体系,南海区也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迎来了一轮项目落户潮。
今年7月8日,航天宏图华南总部落户南海区,往前推10余天,中集天达、华润集团、飞荣达接连落子该区。其中,航天宏图是遥感及北斗导航卫星应用龙头;中集天达是全球登机桥市场霸主,国内消防车行业冠军,计划投资约50亿元,打造中集天达总部基地;飞荣达作为华为金牌供应商,计划投资约20亿元,建设通信集成大湾区生产基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海区共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超50个,其中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额达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平均每天实现引进投资超2.5亿元。
如果将时间线倒回5年前,这一数据更为可观:—年,南海区累计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56个,投资额近亿元。“两高四新”产业增加值达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当中包括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腾龙湾区数据中心、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3个超百亿元项目。
“两高四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南海区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近五年,南海区高新技术企业增长7倍达家,规上工业企业增长1倍达家,均位居全国同级地区前列,形成泛家居、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稳居“中国创新百强区”前列。
效益再进阶
挺进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两高四新”产业的崛起拓宽了南海区的产业边界,推动了产业高质量挺进新蓝海。梳理近年来引入的头部企业发现,很多企业对南海“两高四新”产业集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很强的带动力,甚至填补了南海区在该行业里的空白。
如中集天达填补了南海区在空港装备及消防车产业领域的空白;飞荣达作为国内电磁屏蔽及热管理领军企业,对南海区在5G通信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有着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航天宏图作为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平台型企业,其子公司落地南海区,将推动上下游产业在南海区发展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南海区的城市能级也不断提升,成为众多龙头项目辐射大湾区的总部基地。其中,徐工集团正在南海区建设“大湾区徐工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将部分研发机构搬到这里,打造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东南亚、非洲的重要桥头堡;腾讯将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总部落户在南海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百事公司在南海区建设百事食品广东生产基地,这也是其在华南地区建立的第一家食品工厂。
城市能级的提升还体现在对高端研究平台和科研人才的吸引上。近年来,南海区通过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科创平台,为南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去年底,南海区共有42个高端科创平台,其中重点平台占比过半,包括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等高端项目。位于三龙湾南海片区的季华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已集聚科研人员近千人,共引进海内外高端团队20多个。
数据显示,近几年南海区高端人才集聚态势明显,多项指标居于省内同级地区前列。全区引入国家高层次人才70人,占佛山市83%;博士后工作站(含分站、基地)38个;累计引进博士后45人,博士人,硕士人;柔性引才累计引进七批65人次“科技镇长”到镇街挂职,引进名清华大学等高校博士生进企业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建立“博士服务站”43家。
此外,包括虎牙、欢聚集团、宏旺集团、富士康工业富联、泓胜科技、交控科技等知名企业的落户,也为南海区带来了大批高端产业人才。其中,欢聚集团预计将吸引全球约名高素质技术人才;虎牙全球研发总部将引入超名互联网从业人员。
大批高端人才的集聚,为南海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是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提升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注脚。
观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袁奇峰谈为产业升级赋能:
善用湾区一体、广佛同城“两张牌”
南海区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断探索城乡融合的果实。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区破解发展困境,将多年来探索与改革的历程,总结成了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年后,南海县政府解放思想,鼓励农村利用集体土地发展工商业,进而以乡镇企业、“三来一补”推动了“农村社区工业化”,涌现出大批民营经济发展主体,塑造了“南海模式1.0”,其本质就是把土地要素市场化,引入外资、发展乡镇企业。当时的南海,开始探索城乡要素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工业快速发展对农地转用的需求,当时的南海市率先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在乡镇企业退潮,民营和外资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南海市农村集体以出租的形式将集体建设用地投入到工业化的进程中,分享工业化发展的红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租赁经济”加速推进了“农村社区工业化”,塑造了“南海模式2.0”。
与“农村社区工业化”中政府主要依赖农村基层社会以集体土地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年以后的“南海模式3.0”,政府发挥“统筹、整合”作用,这种“有为”既体现在南海区政府审时度势,开启国有土地上的产业园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在推动广佛同城化中积极有为,践行了从“村镇经济”到“都市区经济”、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从“工业南海”到“城市南海”的战略;更表现为作为国家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试验田”,推进集体与国有用地“同地、同权”、“城”与“乡”一体化发展、政府和集体互利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等的前瞻性探索。
南海模式的演进从表面上看是工业化模式的变化、城市化路径的转化,以及随之带来的经济结构的优化,但本质上是对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随着国家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的改革,利用增量用地建设工业园区和新城的机会不再,而存量用地再开发又难以实现。
当存量建设土地需要重新组合、连片开发,以便有足够的空间统筹产业载体、商业住宅、人才住房、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进而向吸引高端产业、高端人才迈进之时,村中厂、厂中田的“半城市化”格局让南海前进的脚步放慢了。
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很大的魄力、很高明的策略。
对于南海来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产权破碎、空间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让农地更加规模化、生态更加体系化、城市更加宜居、园区更有实力,迎接新的产业升级时代的到来。
对此,南海区应该遵循战略引领、片区统筹、整村平衡的思路,以镇为单位推动全域土地整理。目前狮山、里水、西樵等镇街已经先行先试。
一是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空间的规模化;积极优化生态空间结构,推动生态空间的系统化,将农业、生态区域里零星建设用地调整出来,使农业用地更加集约化、生态用地更加体系化。
推动工业用地的高效化,居住用地的宜居化。通过优良的制度设计,将调整出来的用地腾挪到效益更高的工业园区和服务设施更好的城区,让农业和生态保护地区的建设用地在异地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政策上适当补助后发地区,释放被保护地区村庄的基本发展权。
二是在清晰的战略前提下,大力推进片区统筹发展。例如大沥中轴线片区、南海东部新城片区、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区、里水镇东部片区、西樵听音湖片区等,在战略目标确定以后,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园区规划、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的推进,会产生不同的利益情况,需要有一套利益平衡的体制,将片区建设统筹起来,保证足够的生态空间、公共设施用地,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推动整村平衡、分步实施,通过全域土地整理,避免新的土地破碎化发生。
南海区应在大湾区一体化中把握新的机会。
在广佛全域同城方面,南海的战略导向很清晰。从年开始,南海就已开始推动广佛同城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对于南海来说,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广佛同城是两座城市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互支撑、产业与城市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湾区一体则以产业合作为主,随着深圳创新城市建设的成功,如何承接深圳优质产业尤其是二产资源外溢是新的课题。佛山西站新城以“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的旗帜,利用优质的工业区位成功引进腾讯工业互联网基地、深圳科技园等重大项目,给人们开启了新的视野。
打好广佛全域同城、湾区一体化这“两张牌”,将为南海注入更强大的产业升级动力,更丰富的城市功能。
案例
五八科创园:
探索分割销售模式
降低集体土地入市门槛
沿着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青龙路向环山大道方向行驶,转角处,一片刚刚竣工的现代化工业厂房拔地而起。这是全国首例可分拆销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工改工”项目——五八科创园。
一栋栋排列规整、外形统一的现代化多层工业厂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抬眼望去,是西樵山上满眼的翠绿。但数年前,这里还是另一副模样。
五八科创园项目位于西樵镇山根社区,靠近高速入口和新西樵大桥,交通位置优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五金、地毯、家具等产业陆续进驻,并在此发展壮大,形成了村级工业园。多年后,曾经热闹风光的村级工业园已经破旧不堪,一些厂房早已人去楼空。
年,《佛山市南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实施办法》发布,为城市更新释放多重红利。
既响应号召,也为了盘活低效用地,山根社区积极开展土地整备工作,并在同年8月,经村民集体表决后,确定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发的模式,将土地50年的使用权流转出让给佛山五八众创园科技有限公司。
这种模式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后,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出让期限到期后,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全部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不仅如此,该产业园项目经南海区批复认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工矿仓储产业载体项目,其产业用房可分拆销售,且分拆销售的每套单位建筑面积不少于平方米,成为全国首例分割销售的集体建设用地产业载体项目。
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村集体的收益,对进驻园区的企业而言同样大有益处——土地和地上建筑物在流转期内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融资的有利条件。另外,企业落户园区即可“拎包入住”,享受园区提供的上下游企业资源以及第三方检测、人才招聘、专业物业管理等服务,有效减少投入成本。
据悉,目前该园区首期拟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厂房招商工作已全部完成,引入涵盖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新材料、医疗器械及设备制造、智能装备、大数据等“专精特新”等规上企业14家。近期,园区二期开发建设也将启动。未来,一个以“高技术制造、研发中试、检验检测、展览展示”为核心功能的科技创新产业载体平台,将在这里诞生。
撰文:黄艳姿孙景锋赵进
编辑统筹:甘韵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