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61.html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刘明

一座城市奔涌向前,从来不会只靠一种红利,而是多种红利的叠加和接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市先后聚焦两种红利: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如今,人文红利伴随一批“网红城市”的崛起,正成为一种亟需被正视的新红利。

有学者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在人口、人才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人文将成为新的城市红利之源。

不管是企业、地区,还是城市或国家,它们之间的长远竞争都离不开文化,都是一场场关于文化感召力、凝聚力的比赛。人文红利作为文化感召力的一大载体,自然站到了聚光灯下。

作为岭南文化的源头,佛山并非不知道人文的重要性。相反,它是一座蕴藏无数文化自豪的城市,且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

梳理佛山过去几届党代会报告会发现,文化内容从一个段落,扩大到章节进行专门部署,从打造“岭南文化名城”到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再到最近提出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的领头羊”,文化在城市谋篇布局中的地位不断抬升。

当人文红利成为城市聚焦的主课题,佛山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佛山本土文化如何从“存量自豪”走向“流量胜利”?

迈向“人文红利”

人文城市建设,是一个衡量城市发展的新尺度。

正如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所说,衡量城市发展的尺度,不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和财富的聚集,而是“艺术和文化”,也就是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

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并将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释放出城市的“人文红利”。

这个思路,在当前的“网红城市”中已经初见端倪。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潮经济·网红城市百强榜》中,长沙、成都、西安等城市跻身全国前十。

佛山与长沙有很多相似之处,人口规模相当,同为GDP破万亿的制造业大市,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都具有“草根”的城市气质,同以美食闻名……但在网红城市百强榜中,长沙排第9,佛山却远在第30名。在很多夜经济榜单中,两座城市也时常一同上榜,但长沙总是排名靠前。

人气迥异的背后,是本土文化感召力的差异。长沙,湘楚文化的中心,有着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千年古刹麓山寺、西汉王陵等众多人文景观,在网红地标、美食文化和互联网短视频的加持下,长沙的底色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文化产业、夜经济等热度持续增长,文化感召力也日益增强。

不只是长沙,很多网红城市都“扛”起了本土文化。成都,巴蜀文化的代表,川剧、川菜和大熊猫是其最大的特色,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年轻人“到此一游”。“十三朝古都”西安,在摔碗酒刷屏后又制造了不倒翁小姐姐、大唐不夜城等热点,带火了整座城。

如《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一书所说,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时代,要想传承传统文化就要促进其现代转型,让它在与时俱进中寻找新的存在形式。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佛山也有了新命题:把岭南文化推向新的一百年,推向新一代主流人群,推向新的表现形态,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文脉传承的“存量自豪”走向文化焕新的“流量胜利”。

源点和堵点

岭南文化如大江大河,从历史深处汩汩而出,自西樵山倾泻而下,一路奔腾不息。

我们要回溯源点,更要疏通堵点。

走过千年的佛山,这是一座有着本土文化自豪的城市,轻易就能列出一张“自豪清单”:西樵山,珠江文明的灯塔;祖庙,万庙之祖;南风古灶,陶瓷活化石;大岗山窑址,千年龙窑;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但是,佛山文脉传承有“存量自豪”,却始终没有迎来明显的“流量胜利”。佛山到底存在怎样的堵点?

堵点在于思路,疏通也在于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让文化本身创造价值,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文创产品。

一提到文创,就会想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官方数据显示,年故宫文创系列产品开始崭露头角,年文创收入10亿元,年达到15亿元,年增速惊人。

一年卖出15亿元什么概念?祖庙博物馆是佛山目前文创产品开发较为成功的案例,年文创产品收入在全省各博物馆中位列第四,但也只有.38万元。一个故宫博物院相当于57个祖庙博物馆。

佛山需要借鉴的,是故宫文创的底层逻辑。在大家印象中,传统文化一直是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存在,“居庙堂之高”却难抵“江湖之远”,而故宫博物院深入研究“数码原住民”的心理,推出“故宫御猫”等系列表情包,拉近严肃的“正统文化”在公众心中的距离,很受年轻人喜欢。

下沉,是传统本土文化走下高台、走进群众必经之路,更是实现本土文化复兴的必考题。

文化创造的价值空间巨大。常规文创之后,对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而言,工业文创品可能掀起下一波高潮。

所谓工业文创品,就是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制成日用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打个比方,一个普通玻璃杯可能只卖几块钱,引入科技力量后让杯子“摔不烂”,杯子可能卖到几十块钱,而如果杯子上有名家画作和签名,可能要上万元,其文化附加值同样不可限量。

有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有家就有佛山造。如果通过工业文创品,让岭南文化随佛山制造走向全球,是佛山释放人文红利的重要选择。

第二种疏通思路是,让文化为城市创造价值。

城市提升附加值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创”,另一种就是“文创”。

关于文化创新,佛山有过一系列尝试:近日推出的动画电影《雄狮少年》,是佛山非遗醒狮IP融入动漫的一次探索;此前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电竞文创产业中心,成为佛山本土文化试水电竞行业的代表;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是佛山打造新文化地标的探索;“宋城·佛山千古情”景区,更是佛山建设文化流量高地的新举措。

疏通堵点,大江大河才能继续奔涌向前。佛山要让“文创”和“科创”成为城市创新的“两条腿”,这也是佛山迎来“流量胜利”的重要选择。

鉴赏力迭代

人,是延续佛山千年文化的薪火所在。因而,在将岭南文化推向“新百年”的过程中,佛山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这样的时代之问,需要有人来作答。

城市的主政者就是其中的关键力量。对他们来说,一种新的能力要求已无法回避——文化鉴赏力。

这种新的核心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打造新锐的点状空间。当被问到佛山美学新空间在哪里时,往往会出现顺德和美术馆的名字。这个美术馆开馆刚满一年,就凭借独特的建筑外形火“出圈”,成为大湾区新晋的网红美术馆,吸引一批批游客前去打卡。

但未来佛山如何打造更多新锐的文化空间,既要避免“千城一面”的弊端,又要展现佛山本土特色,是这座城市直面的问题。

当前很多城市已为佛山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不再一味追求大型文化设施,打造一个个小、精、美、特的新型文化空间渐成潮流。例如北京建设了一批城市书屋、流动美术馆、非遗传习所等新型文化空间,广受欢迎。

其次是进行文化的多场景渗透。当文化成为一种美学,如何渗透进居民的日常场景乃至生活起居?这个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锤炼城市格局的过程中,佛山需要一场新美学推广。此前顺德率先发声,在区党代会上提出要提升干部的鉴赏能力和美学品味,这其中就包括文化鉴赏力。

今年10月,顺德又推出“最美校园”行动计划,拟通过提升校园环境,打造一批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的“最美校园”。顺德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文化空间、学校,还有社区乃至区域,我们在其中注入美学特色,最终目的是打造一座舒适宜居、别具一格的现代城市,一个让我们可以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最后是让文化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思想。这一点可向成都看齐。几年前,《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就提出要把成都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筑,并明确要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塑造出成都具有全球识别性的文化形象。如今成都成为了一座处处体现“人文化气息”、人人过着“人情味生活”的城市。

形成文化的城市理念,更要求城市主政者文化鉴赏力的迭代升级。今后城市发展的重点一定是重塑人性化的城市。毕竟,城市首先吸引我们的是前景,征服我们的是底蕴,最后留给我们的是温度。

几百年前,被称为“岭南第一街”的岭南天地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如今这里依然热火朝天、时空交错、生机勃发。

文化长河从这里穿越时光,抵达新时代,又必将滔滔向前,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