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在过去数年间,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勘探之下,西樵山石燕岩遗址逐渐名扬天下。在近日的讲座中,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崔勇再度向记者讲述了他在石燕岩遗址考古中的故事。年开始,崔勇再度开始密集潜入石燕岩水下进行考古。从这时开始,他的水下考古针对性更强了。他说,石燕岩遗址是我国现存仅有的水下工业遗址项目,也是岭南特色考古项目的杰出代表。一方面,他要弄清楚多年前,珠三角的矿工们的生活、作业场景是怎样的。另一方面,他要在这种大型水下考古项目中验证一些前所未有的水下考古新技术。

这一次,他潜入了水下最深的40多米处。“洞穴四壁留有很多道古代矿工落下的凿痕,在水下可以看到开采痕迹、通道,已采集和切割好的石板‘半成品’还整齐堆放着。两个铜质灯台、瓷碗、竹梯、水桶等生活用品都散落在水底,水底还有约10厘米后的一层浮泥。”崔勇边说边向记者展示在石燕岩遗址水下考察时的图片,他的思绪似乎回到了那段在水下缤纷世界畅游的情形,他的语速也明显加快起来。

石洞最深处有40多米,尽管有先进的照明设备,但水下依旧是黑黢黢的一片,这让他在兴奋的同时,也多了一丝未知的恐惧。洞穴石壁上开凿的痕迹清晰可见,甚至能分辨出不同的采石手法,数百块已经采集、切割好的石材整齐地码放在一个类似于仓库的洞穴内,还没来得及运走。他还发现一个石头加工成的小炉子,周围熏得漆黑,崔勇推测,这是工人们在里面炼制挖石头所用的铁器时淬火用的。

这寂静的水下世界,锁住住了曾经的喧嚣,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似乎这些古代石匠们刚刚还在挥汗如雨开采着石料。一幅从宋代到明清时期的矿工采石图似乎呈现在崔勇眼前:遗址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并有开采石料留下的支撑柱,这些都表明,这里初期多为露天开采,后期开采面积越来越大,逐步发展为洞穴开采,以斜井掘进采石,因为直接把石材从几十米的洞底运走很困难,所以,岩壁上开了很多斜井,然后斜井直通天窗,从天窗把石材运走。在西樵山山脚下,西江、北江并流,石材通过水路运送到广东全境,乃至全国。

崔勇说,地下水成了保护这个采石场的天然媒介,让他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完整地保留下来了,采石工人的生活场景、采石工具都完整保留着,包括为了采石而搭建的脚手架,都保留得很完整。“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这是天大的幸事,这种古代工业遗址,非常珍贵。”崔勇说,单从水下景观的震撼程度来说,石燕岩地下洞穴甚至要超过南海I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李苑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李苑梦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李苑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