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区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北面与番禺区的大岗镇、灵山镇和东山镇等为邻,西南与中山市三角镇、民众镇等搭界,东隔狮子洋、虎门和伶仃洋与东莞市的沙田镇和虎门镇相望,是广州最新一个行政区,辖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和南沙街道。

据考证,珠江三角洲是距今约四万年前的晚更新世中期以后才不断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他小江携带泥沙在下游沉淀和堆积起来的。在此之前,珠江口还是一片汪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众多岛屿,如五桂山、西樵山、古兜山等曾为昔日海岛。

新编《番禺县标准地名录》说:“古番禺(今广州)原是个岛丘错落的浅海湾,经过漫长的岁月,岛丘附近的泥沙沉积而成片片沃土,再经过劳动人民的拍围和蓄水疏泄而成为万顷良田。古番禺河网交错,滩涂甚多,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根据对珠江三角洲的考古和钻探研究,狭义珠江三角洲就在三水、崖门和石龙之间。直到宋代,这里还是海水浅滩。据《乐史·太平寰宇记》对全国四百座山川地理形势的记载,其中关于东莞、新会、香山(今中山)三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珠江三角洲的海陆轮廓。东莞(在广州)“东南水路三百二十里,无陆路”;新会(在广州)“东北水路二百三十里,无陆路,前临大海,后枕群山”;香山镇在东莞“县南隔海三百里”。

这些记述虽不够准确,但也足以说明宋代时的珠江三角洲大部分仍未成陆,广州、东莞、新会和中山之间仍然是汪洋大海,所以无陆路通。宋《浮圩山记》亦说:“番禺以南,海浩无崖,岛屿洲潭,不可胜计,其为仙佛之所宫者时时有焉。未至香山半程许归浮虚也,山虎踞而凤翥,钟悬而磬折,苍然烟波之上,四望无不通,方空澄而霁,一望千里,来船去舶,擢声相闻,及微风鼓浪,喷薄冥迷,舟望山咫尺若不可到,故过此山且喜且惧。”

珠江为八口出海,其中中间的六个门口,堆积旺盛,水下滩涂广阔,特别是磨刀门和洪奇沥,是八个门口中堆积速度最快的。

人类在珠江三角洲的活动加快了珠江口的淤积,促进三角洲快速形成。

根据考古资料证实,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江三角洲北部开发已甚兴盛,如增城金兰寺贝丘中层已有云雷纹印陶,上层更有花纹整齐精美、似铜器花纹陶器,同期的佛山河宕文化说明河宕一带更是繁荣地区。

年前岸线即在石头村和南河石碣,故佛山平原成陆不久。但在石湾四周村落已发现有多处石器时代村落。河宕村附近1公里范围,即有7处贝丘遗址(包括墓葬区)。根据对佛山市东南方的澜石,从平原地下2米处发掘出的多块动物化石和人骨头的碳测,说明佛山在年到年以前,已经成陆,并开始有人类居住了。西樵山附近平原还挖出象的头骨和股骨,水鹿的鹿角化石,还有水松等树林的残枝。说明当时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北部已经露出,成为森林繁茂,动物出没的沼泽草地。

两汉时期,珠江三角洲农业开始开发。西汉时,珠江三角洲范围较小,西江、北江只到顺德市西境,中山市仍为浅海,番禺市桥镇、石暮镇以南仍为浅海,东江三角洲亦为浅海,但四周陆地已有人类聚居。

东汉时三角洲农业兴盛,《水经注·浪水》称广州附近:“高则桑土,下则沃土,”又称“者见巨海之浩荡,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年)迁州番禺,筑立城廓。”此时的珠江三角洲由于泥沙淤积,河岸成堤(即滩),河道变浅,沼泽地多,在沉积物上表现为黑色淤泥层广泛分布,越族先民不少沿河而居,建“干栏”式和上字屋,高要金利水上聚落遗址长达米,现仍保存在古河道围垦成的大鱼塘内,房屋全用木柱支撑建在当日河岸水面上。说明珠江三角洲在古代各大河口淤积地区,越族先民已繁衍,聚民扑望,成为在书上记载“蛋民”的先祖,金利茅岗即为一例。

到了唐代,三角洲开发进入了筑堤护田和低地阶段。但此时堤短与低矮,建堤的地区还不普遍,故三角洲未能大量开发,直到宋代大量南迁移民,特别是珠玑巷移民南下,他们既带来了技术,又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对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虽然珠江口滩涂资源的围垦开始于两千年前的秦汉时代,但到了宋代西北江下游才有建堤的记载,西江羚羊峡以下的长利围、赤顶围、金西围、香鹅围,北江下游的村头围、榕塞西围、罗格围,东江下游的牛过塑围、苏礼隆围等28条堤围就是这个时期筑成的。

筑堤成功,使洪水归槽,不致泛滥平原之上。大量沙泥冲向下游,促使下游洲滩发育,又可筑建堤坝成田,保护生产。宋堤下游即兴建一批元堤,元堤下游兴建一批明堤,使珠江三角洲由海而江,由江而涌,不断变狭。

至明代,海涂围垦发展到了盛期,当时三水、南海、顺德、番禺、中山、新会等县境内出现了争相围垦滩涂的热潮。顺德的青步海、中叶沙、五百;中山的四沙、大黄围、小黄围、西海十八沙、东海十六沙等浅海沙洲也都被一块块围了起来。这期间围垦面积超过万顷,并由垦殖出露土滩发展到局部围垦还未完全出露的土滩。人工种植芦苇进行促淤,加速成田的做法也已出现。

到了清代,海涂围垦进入了更盛时期。特别是清中叶,三角洲土地迅速被兼并到豪强、地主、富商手中,经济力量和权势的相对集中统一,形成了争相向政府承领滩地,划分筑围势力范围的热潮。此期间,顺德的上寮、水口、陈村等乡合力兴筑了盘石围,绀村、禾渚等五乡联合筑成了巩安围。所谓“百田母沙(指已成坦地)而生数百亩子沙(指扩圈坦地)者比比皆是”,就是当时扩垦旺盛情景的写照。

唐代以来,随着大庾岭的开凿,北方人民大批南下,导致西江、北江和东江下游大量土地被开发,随之而来是河流两岸大量植被被破坏,加剧了河流两岸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淤积。而宋代的珠玑巷移民又选择在“田野宽平,及无势恶把持之处”的“烟瘴地面,土广人稀”的地点开基,因为在他们迁移之时,此处已有当地土人居住生活。他们在河叉、滩涂处围沙造田,修建堤坝。进而使得河叉泥沙固定,再加上海潮顶托的作用,三角洲沙田涨出快速。特别是在沙咀和拦门沙处发育最快,堆积旺盛。而洪奇沥门外的万顷沙,就是从道光年间浮出水面的(指淤积高度超过低潮位),平均每年向外延伸63.6米。而据曾昭璇先生计算,近百年来万顷沙每年则伸长75米之多。

从宋到清初约经过七百年,珠江三角洲海陆又有很大的变迁。从清康熙年间测编的《皇舆全图》,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编撰的全国地图——内府地图来看,珠江溺谷湾已显著变小,呈现一片平原相接、岛屿变成陆上山丘的景象。不过三角洲上的河川比现在宽得多,河口浩瀚,两岸不能相望。图中还显示出三角洲三个小海域:第一是十六沙海,及唐宋时广州、东莞、中山、新会间的大海湾的剩余部分;第二是磨刀门海域,界线一直伸到五桂山西南;第三是沙湾海(图上实注记为南海),即今番禺以南,顺德以东,东莞以西。

成都地名故事:都江堰李冰“神迹”成都地名故事:李冰由人化神的过程,或与道教有关?“茶”是咋从中国“cha”变成英语“tea”滴?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