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过后,冬月初一,天气预报说有暴雪,晨起只是有雾,今日赋闲,想起前些日子约嵖岈山脚下的朋友去他园子喝茶聊天,他出差了。今天打过去视频,他亦在家做活,正在青石茶台上造景,一棵微观红梅树下铺了两道苔藓小山坡,卷柏九死还魂草,观音米竹,垂钓小泥人,透过视频看着都特别美好,朋友邀我前往品茶论道,我欣然应允,也算圆了一桩心事。准备带老爸一起出发,舞阳的几个朋友说想带一个同道中人来我的陶艺工作室参观,我说刚约了去驻马店许庄的素园,其中一个朋友曾与我一同去过,大家一商量,又给素园主人打了电话,我们就一同前往。说走就走,寒冷的天气挡不住我们的热情,我们一行六人即刻出发。中原的农村大抵一样,到了许庄,朋友们也并未看出这个村子与其他的村子有什么不同。车刚停到朋友家门口,与别人家完全不同,像是进入一个新世界。映入眼帘的先是不同于其他大铁门院子的中式门框,大门两边的石狮子一旁种了紫竹。对面是他刚建的大棚养花,他还在青石台上造景,朋友们感叹哪里弄这么多青苔,素园主人说就是路边的,最好的景观就是把大自然搬屋里。他让我带朋友们院子里看看,他马上做完这个景我们就可以在这里喝茶了。推开大门,院子右边是个会客厅,收藏了他的各种宝贝,还有一个厨房,二楼是几间客房。左边是个茶室,是他和爱人从旁边村子里拆老房子的时候捡回来的老砖老瓦,还有老的门框和老榆木门,完全是按照传统的五脊六兽,木门雕窗而建,屋子里也是老的条几方桌和几把太师椅。摆放了他自己手工做的一些竹灯。出门是他挖的水系,院子里有水就有灵气。夏天我来的时候荷花开的正好,此刻除了菊花还有提前开放的映山红。小叶山楂,红枫,还有我叫不上名的盆景,与环境混为一体。水系上有个小拱桥,还有个青石板桥,水系转弯处是一块大石头,他在舞钢的小溪发现用吊车运过来的,用来当茶台,旁边是石头凳子,夏天的时候特别有感觉。素园是南北两个宅子建在一起的园子,用一堵白墙青瓦隔开,素园的牌子是主人自己用青砖雕刻,镶嵌在白墙上,掩映在几棵紫竹后面。一个禅意的圆门通往后院,主人用小青瓦和石子铺了小路,蜿蜒曲折引人入胜。路边的芭蕉树、松树、长青藤,各种盆景大石头错落有致,后院还种了一些蔬菜,后面是他做竹灯的工作间。朋友一手做灯的好手艺,尤其是把根艺和竹灯结合在一起,完全是大自然的美妙,他手工做的灯供不应求,手艺活很慢,院子里的一砖一瓦都是主人自己动手建的。三年了,我从朋友圈看着他一点一点把家变的美好,这别有洞天的雅园才是吸引我们大老远驱车过来的原因,朋友说到这里就觉得心特别静,是的,浮躁的现世,能安静的在偏僻农村做这样事的人也不多。有个朋友看看导航离嵖岈山特别近,他还没有去过,很想回去的时候去爬嵖岈山。我说可以啊!我也好久没去了,那我们下午早点走,如果不封山就去爬。我们在大棚里的青石苔藓桌子上喝茶聊天,简单的吃了午餐,就赶往嵖岈山。路上开始飘小雨,到了南山门几乎没有游人,但景区开放,同行的三个朋友觉得上山会很危险,就在车里休息,爱爬山的我带着两位没去过嵖岈山的朋友开始登山。云雾中的嵖岈山有另一番滋味。我想起拍西游记时候唐僧取经路过的天磨湖,此刻我们也如仙人一般,在天地间游荡,在雾中穿行。嵖岈山,又名玲珑山、西游仙山,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形成于三叠纪末到白垩纪时期的燕山期造山运动,山体岩石形成后经造山运动,山体相对上升或下降,形成的山峰。朋友调侃道:远看嵖岈山就是几块大石头,近看这石头可真大呀!我不由得哈哈大笑。是的,远远望去嵖岈山像一个微型盆景坐落在驻马店这块平原上,走到山脚下仰望,在每一块巨石下,我们又只能感叹人类的渺小,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着水路栈道,本来山里空无一人,突然出现一个工作人员,他也看出我们的惊讶,笑着说我从黑风洞出来的,今年才开发的小景,你们可以进去走走。到了黑风洞,我以为很小的一个洞穴,就像以前穿过的小山洞一样,几步而已,没想到米的洞穴,我们整整走了二十多分钟。里面洞连洞,洞套洞,深不可测,现探明的部分可容纳万人,也叫万人洞。我戴了一顶帽子,本想着防山上的杂物落石,没想到头上有顶帽子反而对高度不太敏感。抬头一不小心撞了一下大脑袋,我把帽子去掉拿到手里用,又有点碍事,弓着身子往前走抬头看路又不小心碰了一下脑袋。看来这身体真的不如从前了,有些地方洞口非常小,如果没有指示牌的导示真的会迷路。很多大石头人工凿了台阶,不然我这笨手笨脚的恐怕是出不了这黑风洞了。左拐右拐,有些地方蹲下身子手脚并用才勉强爬得过去。出洞门的时候长出一口气,本来微微的细雨,在这冬天还有一些寒冷,一个黑风洞,让我们三个爬得满身是汗。黑风洞出来是五龙宫,因为雨天,只有一个看护,我们讨了一杯水继续爬山。嵖岈山的山看似不变,每日又是变化的,它有太多太多未被我们发现的东西在慢慢地呈现给我们。我们都穿的太厚了,走到半山腰实在体力不支,照我们这个速度爬到山顶,再下来恐怕天都黑了,还有人在等我们。正好有工作人员说,前面有魔毯可以坐着上山顶,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些东西,我心想魔毯是阿拉丁神灯里的魔毯吗?往上一坐就可以飞到山顶,工作人员笑着说你到了就知道了。怀着好奇心往前走,原来魔毯是像电梯一样,只是没有台阶一直往上走,需要游人背对着盘腿而坐,这样一边看风景,一边省了力气倒也还是不错。走过很多景区的玻璃栈道、索道、滑道,这样的魔毯还是第一次坐,看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让游人欣赏也得有现代化的设备,省了力气,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美景。下了魔毯就是石猴院,这是天下第一石猴所在地。花岗岩象形石正好将猴子的形象展现了出来,真的特别像一尊石猴。嵖岈山景点很多,但是核心景点还是石头为主,湖水为辅。嵖岈山景区设计的路线基本也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主要为两条路线,一是以南山为主的奇石线,二是以北山为主的峡谷线。我们今天走的是奇石线:由南山入,至秀蜜湖登山,沿途经包公祠、槐花谷、五龙宫、莲花掌,过崖壁栈道至石猴院,在石猴院北边是吊桥,雨停了雾气还很大,走在吊桥中间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穿过一线天就是飞来石,我们看看还有点远,怕其他朋友等急,天气也不太好,我们就准备原路返回。旅行总要留点遗憾的,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走北山的峡谷线登顶。素园主人的好茶还在喉间回甘,嵖岈山的美景亦定格在脑海,冬天很冷,乘着一路美好,未来可期。

作者简介:郑克彦,笔名颜克。舞钢市妖妖之陶艺术馆馆长,舞钢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陶艺公益课教师,加拿大华人志愿服务中心线描疗愈公益课教师。线描疗愈绘画创始人,开创一支水笔画世界,坚持每日一画。年国家外派教师赴菲律宾碧瑶爱国中学任教一年,并出版中英文对照诗歌,散文作品集《碧瑶碧瑶》。喜欢的诗句:秋叶春花野杜鹃,安留他物在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