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听暮鼓,沧桑过眼来
车出深圳,一路向着西北方向前行,时值清明放假,欲游岭南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遂全家出游,小憩几天,一舒在城市水泥森林中呆得太久的疲惫之心。
本以为趁着还未正式放假便踏上旅程,路上应该不会很堵,谁知,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六个半小时,比回一趟广元还累了许多,及到之时,早已是月近中天时分了。
西樵山,一个很诗意的山名,比起我们广元所起的山名,东山、南山、黑石坡、鸡公山的率性,显得颇有些文化底蕴,而我们所住的观心小镇,借着窗边的听音湖上那闪闪的波光,细细品来,也颇有些从心底翻上来共鸣,这是一种久违的和谐感,让眼前的美景和着诗意,幻化成了一幅叠湖春山的静谧画面。
听音湖的夜色山,属佛山,佛山名别为禅城,自是同佛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如我这有过知青经历之人,早已过了容易激动的年龄,于宁静和安祥,便有着比那过往之时更深沉地向往,对佛我本是不太信的,至少没有信众们那般地虔诚;但却喜欢享受晨钟暮鼓中那远离喧嚣的安宁,听花开花落,看云聚云散,那闲适的安静,倒是很契合我现在心境的。
“桂子飘香钟翰墨,名人接迹盛衣冠”,还未进观心镇,路边大大小小的广告牌上就出现了宣传语,让我感觉最舒心、最有感触的便是“文翰樵山最岭南”这个词了,不仅显示着当地重文的地域文化,也彰显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樵山人是有这底气的,这里的人们不像惠州,要拉我们四川的东坡先生来站台,这里的本土名人亦是数不胜数;听音湖畔走出过近代缫丝之父陈启沅,南海边诞生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更有那中国近代“文武双娇”的康有为和黄飞鸿,而西樵古人渔樵耕读,劝课蚕桑的家风余韵,一直绵延至今,也是这里经济腾飞背后的有力支撑。
听音湖瀑布站在听音湖边,那壮观的瀑布一字排开,轰隆的响声伴着水雾不绝于耳,飞流直下后汇入湖中,动静相宜,抬眼望去,西樵山青烟薄雾缭绕,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默默地俯瞰着脚下这一泓湖水,朝霞醉映下的樵山瀑影,亦显得格外地迷人。
西樵山是一座有文化的山,樵是指樵夫,俗语就是砍柴的,但在古代的观念中,渔樵之人往往是隐士高人的代名词,在天湖畔的一块石碑上便有着记载,明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湛若水便在此隐居躬耕,周边的石刻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名人遗墨,只是我才疏学浅,识不得其中之妙,草草地扫过便离开了。
“秋风每赋感知己,记得樵山花又红”,可别小看这西樵山,它不但是佛山唯一的5A级景区,也是一座“理学名山”,湛尚书只是众多隐居高人中的一位,历史上有很多高士都聚集于此,南海士大夫集团在此修书院,兴文教,所以,此地文脉之盛,冠绝岭南,文人骚客络绎不绝地前来学习和瞻仰。
静谧的湖面烟雨西樵乍霁开,三湖碧水映楼台;
追寻遗迹康南海,不尽沧桑过眼来。
明清时期,以湛若水、康有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学子隐居西樵山,最盛之时,这里共建有六座书院,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康有为曾读书学习的三湖书院中,可以窥出当时的盛况。
“士枕林幽,心必关乎国盛”,聚集在这里的文人并不是一味地苦读诗书博功名,他们有着胸怀天下的豪情,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海士人集团在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实在是一支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最为直接,所谓“西樵者,天下之西樵,非岭南之西樵也”,我们从这一论断中就能看出西樵山的精神所在。
路途随拍西樵山海拔并不高,数百米而已,但方圆很大,山峰绵延,参差有序,有72峰之说,它实际上是一座古火山,也是一团熄灭了的火,所以,这里是山环湖多,呈现的是南国版的“重湖叠巘清嘉”。
它外陡内平,状如莲花簇瓣,上得山来,景致宜人,人工景点和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行走其中,你便能感悟到,那山的隐语,是和着绿色的郁郁葱葱,那水的沉默,是暗流涌动的清澈绵绵。
这里森林密布,因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植被亦显得很原始,那浓密高耸的丛林,将这里的一切都遮得密不透风,向上看,白云在树巅漂移,向下看,那茂密把沟沟壑壑填塞满,看不出年轮带给的丝丝皱纹。
湖边水杉植物中最有名的要数水杉了,它有着“植物界大熊猫和活化石”的美誉,特殊的形态在这片片的密林中尤为抢眼,也给给西樵山的风景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阳春三月,风景这边独好,这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虽说是花开四季,但水瀑飞崖,潭影清冽,四处都有着一种灵动,在半山花雨中行走的感觉真是美妙,仿佛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中。
这里的山间公路平坦,蜿蜒盘曲,阵阵清风袭来,将平静的湖面点缀出朵朵涟漪,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让人忘却了疲惫,而烂漫的山花,也让人能更加地品味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韵味。
沿途美景任春作画,百般红紫斗芳菲;对景吟诗,一片馨香共陶醉,看着山花在微风中摇曳,轻盈跳脱,如少女般楚楚动人,诗意满满,颇有花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步履也在不觉中轻快了起来。
上得山顶,便到了著名的古刹宝峰寺,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早年毁于战火,是近年在原址按原貌重新修建,在寺院背后的最高处,巍然耸立着一座塑像,这便是号称亚洲第一的观音佛像了。
远眺这端庄肃穆的南海观音,她盘坐莲花,一手净瓶一手半伸,中指向掌心弯曲,带着迷人的微笑俯看众生,我在静静地默祷之后,使得本不信佛的我,自心底也莫名地涌上一阵虔诚的感觉。
南海观音奇花不尽留春久,宿雨才收见月新;
阁外凌云高去鸟,山中问道远游人。
泉声若琴,松涛若韵;瀑声若潮,鸟鸣若禅;绿意和禅意的邂逅所造就的西樵山之美,是无法在笔下道出的,只有身临其境之际,方可品出它的美丽,就如同是从内心深处翻出的那一页页旧梦,在梵音中感受那与我渐行渐远的激情和浪漫……
三天假期苦短,临别前,特地去吃了南国久负盛名的早茶,当那各色茶点呈现在眼前时,你不得不感叹南国人生活的精致,吃当然是很可口的,但如我这川北山沟中人,感觉远不及我们广元的凉面来得爽口,想起前几天不觉河豚鱼好吃时,群中宁姐姐曾讽刺说“山猪吃不来细糠”,大概说的就是我这种人,极是贴切,唉,没办法。
精致的广东早茶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