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在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西临肇庆,地址位置优越。小彤第一次来佛山就是为了看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真没想到在西樵镇上居然收获不少意外惊喜,这里不但有钟灵毓秀的西樵山,还有时空穿越的影视城,我在前面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了。今天小彤想要把浓缩佛山南海历史记忆的南海博物馆分享给大家,这里记录了年前的细石器和双肩石器到现在的文人风情,祖先们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生活印记,这里都有记录。
西樵镇所在的南海区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了,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还是南派武术的发源地。有名的武术大师黄飞鸿、叶问等英雄事迹,是我国武侠影视剧中的经典题材,在大家的成长中,一定没少看吧。,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也是这里的武术组织传承下去的。南海博物馆通过对珍贵的文物、历史文献、照片、复原场景、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方式,为我们讲述了这里曾经的灿烂文明。
南海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特别让我着迷,是一座钢架玻璃结构的现代化建筑,不同的庭院之间纵横交错、层叠堆砌,就像是不同形状大小的石头堆起来的。听说南海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是来自西樵山上的石燕岩、滴水岩等采石场遗迹,还真是惟妙惟肖。博物馆园区内的自然景观也是参照西樵山上的园林景观而修建的,就像是西樵山山体的自然延伸,与整个西樵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博物馆里固定的展馆主要有“南海记忆、南海群英、馆藏书画、广府风情”四个主题,每一个主题下的历史文物、蜡像场景、照片等都见证了独特的南海文化发展历程,同时也开启了珠江文明的先河。每到一个地方,小彤都会停下来细细品读,烧番塔、龙舟、舞狮等独具岭南特色文化的场景比比皆是。烧番塔也许只有岭南人才会懂,我还特意去了解一下,一般是在中秋之夜,村民在空地上用砖头石块垒砌起“塔”,将塔中的草料点燃,燃烧的草料从“塔”的四周喷出,村民一边烧草一边唱“番塔”歌,有点类似我们经常看到篝火晚会,场面特别壮观,听说“番塔”火苗升得越高越好,用来祈求吉祥和来年丰收。
博物馆中一幅二十多米的《清代南海风情图》让我瞬间眼前一亮,画面东起白鹅潭畔,西出西樵山下,路桥阡陌,纵横交错,水面大小商船数百,地上传统岭南民族镬耳屋数千,车水马龙,人欢鸟跃,更兼繁茂绿树、点缀红花,尽显一派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不仅还原了镇海楼、官山圩、祖庙等地标性建筑,还有出海农耕、耍武艺、看热闹的芸芸众生跃然纸上。这幅画卷充分展现了一代代南海人为这个城市付出的努力和蕴含于心的真情实感。
玻璃罩下的大红袍,两肩飞袖、胸背处绣着的护心镜,腹部的七彩双龙戏珠,看的我大为惊叹,红袍下还有凤冠头饰等配饰。也不知道是哪位大英雄穿过这件战服,一定能显出军令在身,披挂上阵的雄姿。还有一位正在做广绣的姑娘蜡像,身着旗袍,动作神态逼真,手中的丝线还穿着绣花针。广绣纹以理清晰、色彩饱满、形象传神的特色闻名于世,深受大家喜爱。
除了这些尽显岭南风情民俗的物件和场景,还有中国近代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近代民族机器缫丝工业第一人陈启沅、清代科学家邹伯奇等一批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人物事迹。再现了这些民族英雄们通过自己行动改变着历史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世人看到他们背后的故事。其中康有为的一幅手稿,字体苍劲有力,这样的笔记似乎印证了他作为维新运动领导者的坚定与执着。
在南海记忆里,收藏着南海早期出土的汉代陶器、唐宋瓷器、西樵山遗址石器等文物,还有原始人在这里生活的日常劳作、近代渔民江中不牢河鲜、利用织布机纺线织布等各种蜡像场景,这些逼真的场景展现,让小彤放佛亲眼所见曾经的一切沧桑变迁。馆内还有李小龙与师傅叶问两人的蜡像,他们为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向世界宣扬中华民族“龙的精神”,粉碎了黑帮控制人民的阴谋,为万千香港同胞的安居乐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样伟大的爱国情怀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榜样。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小彤不仅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而且通过这些模拟蜡像、文物展示等场景,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了历史与现代生活的变革,这里真是一个老少皆宜的博物馆。你来过这里吗?说说你心中的岭南文化风俗是怎样的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