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一座有着许多特色小吃的城市,其中有一种饼全国闻名,那就是西樵大饼,它是佛山十大手信之一,也是广东公认的名点。西樵大饼出现至今已经有多年历史了,它从明代就已经开始制作。关于西樵大饼有这样一个来历。据《西樵山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方献夫(广东南海人)任吏部尚书时,某日他要赶朝,却不见仆人备送早点。情急之下,他见厨房灶台上有一团揉好的面团,便叫厨子,加上鸡蛋揉匀,将其烤制成大饼,带着匆匆上朝。方献夫将饼带来朝房,他见时间尚早,就拿出大饼吃了起来。不料,大饼不仅松软可口,还酥香四溢,同僚们纷纷探头询问这是什么,方献夫心系故乡,便不假思索地说:“这是西樵大饼”!明嘉靖十三年,方献夫辞官回到南海,重登西樵山,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将制饼方法传授给山民。加上西樵山上有好泉水,制出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从此,西樵大饼便成了西樵地区的特色美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有时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我们执着地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会有结果,但是学会灵活变通,因势利导,反而事情就成了。西樵大饼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多大呢?它的直径约20公分,重约半市斤,有些特大型的会有1-2斤重。又因为它外形就像一轮明月,所以有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的寓意,当地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西樵大饼主要是用小麦粉,白砂糖,鸡蛋,食用油,和入西樵山泉水做成面团,经过发酵,做成圆饼形状,放入炉中烤制而成。它吃起来像鸡蛋糕一样松软、甜滑,白中微黄,表面还会有一层薄薄的粉。这层粉做什么用呢?据说在从前,师傅会在刚烘制出来的西樵大饼上撒一层薄粉。用它来判定饼的卫生——假如大饼外层的粉没有了,说明大饼已被人动过,内行的人就不会买。现在这层薄粉,就成为了西樵大饼的一种比较明显的标志。这只香甜可口的大饼有很多种吃法,可蒸可煮,可煎可炸。“以前小孩发烧,妈妈就会用西樵大饼送白粥给孩子吃。大饼没有烘焙过,吃起来比较健康,有种淡淡的甜味。”这种特殊的味觉记忆,佛山人一定不会忘记。每一种食物都值得用心对待,我是秋刀鱼,喜欢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忙点赞或者分享,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处发表您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9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