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

寻迹珠江文明,必登南粤名山!

西樵山下万亩桑田惊艳世人

年获认证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由此,桑园围蜚声海内外

南海掀起一场文旅自我复兴!

岭南水利传奇就在南海

广东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在防洪防旱灌溉农田上,水利工程功不可没。

在西江、北江穿境而过的广东佛山,有一套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千百年来,防洪灌溉、利农促商,造福百姓。如今,更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水利传奇!

它,就是桑园围!

位置:地跨南海、顺德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

面积: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公顷

功能:灌溉、防洪、水运等

桑园围灌排工程遗产包括:堤围、河涌水系、湖塘、闸窦控制工程、水利碑刻、水利历史文献等

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省内首个入选该项名录的工程。

佛山桑园围兴起于宋朝,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仍在发挥灌溉、防洪、水运等综合效益。历史格局和文化肌理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骨干水道,围基砌石构筑物、闸窦和水则等工程设施,以及用于祭祀的社稷坛等水利遗产得以留存。

从西樵山的上空俯瞰,可以清楚看到:以西樵山为中心,西江、北江一南一北,包裹住一片河网密布、村舍散落的橄榄状地带。这是桑园围的核心区域。

位于西樵山南麓的万亩桑基鱼塘。

桑园围灌排

工程遗产

01

堤围,环绕桑园围的基围及引水、排水口门格局基本保留,其中1公里长的吉赞横基古堤保存完好,仍发挥着防御西江、北江洪水的作用。

02

围内纵横的河涌水系,灌排两用,同时起到调配堤围内外水资源兼水运的作用。围内分布众多的湖塘,作为调蓄工程运用。

03

堤围及河涌水系上众多的闸窦控制工程,发挥挡潮、排涝、节制、供水、通航等功能,部分尚在发挥功能作用。

04

围内除水稻等传统种植业之外,历史悠久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也延续至今,“桑园围”的名称也源自于此。

西樵山南桑基鱼塘湿地片区作为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桑基鱼塘,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鱼粪肥桑”的完整生态循环系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示范区。

05

围内有着丰富的水利碑刻、水利历史文献以及龙王庙或水神庙、古村落、古桥、古树等。如《桑园围志》《桑园围续志》等水利历史文献全面地保留了桑园围水权、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规章。分布在桑园围各险工段龙王庙或水神庙,与民俗崇拜祭祀融为一体传承至今。围内一些代表性的古村落如烟桥、松塘等保存完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清代《桑园围总志》桑园围基图。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供图。

由此可见,桑园围的修建不仅是珠三角地区水利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围内桑基鱼塘循环农业模式,还为南海的农业和丝织业发展保驾护航,孕育了璀璨的岭南文化,对现代经济、文化、农业发展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领略桑园围历史文化路径风范

北江大堤

桑园围东堤起点

在西樵大桥下的北江大堤,拥有整洁的绿道、齐整的绿化带,来北江大堤漫步,水利工程桑园围堤围就在你的脚下!

在农业社会,南海境内水道纵横,农田易受水患灾害,而修筑围堤除了防御水患,还可以保护农业生产。于是,南海先民大规模修建堤围,共修筑了近65公里的围堤。

西樵镇西樵大桥下的北江大堤为水利工程桑园围东堤的起点。

民乐窦

中国南方“水上丝绸之路”起点

窦即窦闸,是一种水利设施,用于防涝和灌溉。位于西樵民乐村的民乐窦,始建于明末,清光绪四年重建。它反映了西樵丝绸业发展历史的沧桑,当时,民乐是广东最大的丝织品集散地,各地丝织品云集于此。

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樵乐社区的官山涌上的民乐窦。

民乐窦旁的码头也被誉为“银船码头”,被认为是中国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的谚语,便由此唱遍南海。

吉水窦

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吉水窦始建于宋代徽宗年间,清光绪甲午年(),陈启沅捐资重修。吉水窦的结构采用中国石拱桥的建筑原理,重修至今仍坚固如初。吉水窦对研究“桑园围”水利发展与古窦闸的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位于西樵山下的吉水窦。

吉水窦在年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蓝天白云下,搭乘乌篷船畅快穿梭,体验渔耕粤韵、饱览桑基鱼塘,一路上焕发着绿意悠悠的生命力。

这个集休闲旅游、徒步、骑行、捕鱼、采摘、船游、农耕于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直叫人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西樵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桑园围

岭南古村岭南水乡

桑园围内水道河涌纵横,古桥流水绿树成荫,闸窦星落分布其间。松塘村、简村、儒溪村等一些具备代表性的古村落,整体格局与桑园围河涌水系密切融合。游走在西樵古村落间,欣赏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画卷。

松塘古村

松塘村始于南宋理宗年间始祖区世来(宋朝儒士区桂林之子)于韶关珠玑巷南迁到此,距今约有八百多年历史,至今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等称号。

简村

年古韵简村,依水而建的岭南水乡风貌,淳朴静谧。

获“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简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批古建筑和众多的文化景观,村内有陈启沅纪念馆,每年还会举行拥有多年的传承历史的北帝诞活动。

儒溪村

西樵儒溪开村于宋末元初,已有多年历史,坐落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南粤西樵山南麓,面积9.6平方公里,村内阡陌交错,水网密布,是一个优美宁静,淳朴自然的小乡村。村内永平古市曾是清代西樵境内四大墟市之一,店铺林立,商贾如织。“儒村八景”世代传颂,其中,儒林首第、三元榕荫、拱桥晚望和方井流香,历经时代洗礼,古朴隽永。

村内阡陌交错,水网密布,溪流如玉带环绕村庄,回旋流淌至家门前,是一个优美宁静,淳朴自然的小乡村。

桑园围灌排

工程遗产

3月29日,“沧海桑田,生生不息”——桑园围水脉规划发布暨南海大地艺术节即将正式启动!

桑园围水脉规划以“桑园围”为起点,连接12条河涌,8个文旅景区,44个乡村,全长58公里。桑园围水脉规划整合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通过区域联动发展、保育自然生态、振兴岭南文化、示范乡村振兴,打造中国智慧的生态文明绿脉,岭南文化的传承创新文脉,水乡人居的美好生活水脉。

南海大地艺术节作为桑园围水脉规划中的代表性文旅及乡村振兴项目,计划以艺术节作为点睛之笔和破题之钥,将“桑园围”世界遗产标签延伸转化为有形的当代价值,以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亮点提前看

1、桑园围水脉规划成果发布

2、桑园围水脉文旅项目介绍及桑园围水脉重点文旅项目签约仪式

3、桑园围水脉代表项目——南海大地艺术节发布

全生态、最岭南、水生活

印象南海,焕新计划,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