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bdfyy/

世事沧桑、凡尘艰辛,人生百味、流年似水。凄风苦雨中,伴着一盏孤灯,静静地读书,尘世间的烦恼和忧愁都仿佛在瞬间消失。书中充满了古人的智慧,书中也能告诉大家如何为人处世。读书可以与智者对话、和贤者交流,使得心胸开阔、获得优雅情操。

清代一位才子家学渊源,藏书万卷,他也非常喜欢读书,不仅经常外出拜访名师,而且还喜欢结交名流,从而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也让他的文学创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下面分享康有为年轻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写景如画,情动辞发。

读书西樵山白云洞

瀑流千尺射巃嵸,岩壑幽深隐绿茸。

日踏披云台上路,满山开遍杜鹃红。

康有为18岁时曾在广东南海县九江村的礼山草堂,跟随当时著名学者朱次琦受学,他系统地研究了儒家经典,并试图探索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

然而传统的封建文化无法解决他遇到的现实问题,康有为深感失望,心情也非常苦闷。康有为21岁时回到家乡西樵山,并在白云洞面壁读书,希望以此获得精神解脱。

西樵山在广东南海县西南,山上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之胜景,还有幽谷翠嶂,飞瀑流泉。白云洞在西樵山的西北麓,三面峭壁,景色幽绝,洞中常有白云缭绕。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图画,白云洞深处的岩峰有一个瀑流,流水从山上流出,至白云洞顶飞溅而下,人称白云飞瀑。“千尺”,极写其高度;“巃嵸”,形容山岩高耸貌。绿茸,指茂密的绿草。

后两句展现出诗人读书处的景象,披云台在白云峰的北坡、逍遥台的西面,绝壁峭立,高数十丈。康有为青少年时期曾在其下的三湖书院读书,后世还辟有“康南海先生读书处”,以做纪念。

西樵山上生长了一大片杜鹃花,每当暮春初夏,这些娇艳的花朵就盛开于古榕翠竹之间,互相辉映,满山如披锦绣,尤以白云洞为最多。诗人并未提及自己在此读书的感受,但是字里行间却融入了南海先生对此处的热爱之情,更委婉地表达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全诗写景如画,如此幽静氛围,正是埋头读书的好去处,令人羡慕不已。

延香老屋率幼博弟曝书

百年旧宅剩楹书,旧史曾伤付蠹鱼。

一树梅花清影下,焚香晒帙午晴初。

延香老屋位于南海县银塘乡敦仁里,是康有为的先曾祖的府宅,后来其高祖、先祖,以及他的父亲都曾在此居住过,历经四世的藏书也都保存于此。

可是由于当时没有良好的保护措施,很多典籍都开始发霉,并遭到蛀蚀,所以喜爱读书的诗人,就经常将这些书拿到太阳下曝晒。

这首诗写于作者22岁时,康有为当时在家乡一边温习功课,一边教授诸弟有铭、有薄、有霈诵读经史。开篇介绍诗人的藏书情况,诗人叹息地说,百年的老屋,并没有留下太多珍贵物品,如今只剩下一些藏书了。可是令人难过的是,旧时的史书还遭到了蠹鱼的蛀蚀。

楹,之指厅堂前面的柱子。楹书,指先人遗留的著述和书籍。作者曾回忆,先师米九江先生代购的全史、杜诗皆是佳本,却遭到蠹食。到了夏天时,他便带领诸弟,一起将那些珍藏的古书拿出来晒太阳。

后两句耐人寻味,“一树梅花清影下,焚香晒帙午晴初。”庭院里台阶前的梅树,是由先生的伯父亲手栽种,诗人在炎炎夏日时,经常摊书于树下。幼博,名有溥,字广仁,是康有为的幼弟,时年十四岁。帙,指包书的套子,用布帛制成。

这首诗情动辞发,虽然只是记述了一件平凡小事,读者却可从中了解到康有为全家老小喜欢读书的优秀传统,并能体会到诗人可惜那些藏书逐渐毁坏的心情。正是因为康有为年轻时发奋读书,喜欢钻研,才为他此后的光辉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后世读者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