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参观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回顾他的一生,给我最直观最鲜明的感受,就是这个人精力特别旺盛、特别能“折腾”。

01一、缘起

近两百年来,冲在时代最前排的队伍里,总少不了广东人的身影,其中代表人物,当属康有为(佛山南海)、梁启超(江门新会)和孙中山(中山南朗)。

所以在我看来,来佛山宁可不拜黄飞鸿/叶问/李小龙,也要往康有为出生的地方探访一番。

“科以人重科亦重”,一个地名能在全中国扬名,要么发生过了不得的事,要么出过了不起的人。康有为又被人叫做“康南海”,他本人也自号“南海圣人”,其中的“南海”就是他的出生地,广东南海县,今天的佛山市南海区。

(康有为故居,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苏村敦仁里12号,距离佛山市中心32公里)

02二、家乡

在由康有为的侄女捐资、政府主持重建的康氏宗祠大门两旁,刻有一副对联:

南海衣冠

西樵阀阅

毫不掩饰地向外宣示:康家是此地(南海西樵山)的书香世家、名门望族。可是“南海衣冠”这四个字未必就是康家的专利,事实上在康有为成名之前,“南海衣冠”就已经存在了。

南海这个地方真是不简单。自从唐代科举制度创立之初,这里就成了科考的胜地。从唐至清的多年间,南海一地就出了名进士,占广东全省进士总数的17.52%,据广东各县之首。在明清两代,南海的科考水平达到鼎盛,出了3位状元,举人更是达多人,“南海衣冠”的美誉由此得来。用今天的话讲,南海可称得上古代的“顶级学区”。

(拍摄于康氏宗祠,石碑上书:资政大夫康瑞圃公家庙)

03三、进士

今天的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名牌大学,和古代人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两者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兼老同学武鹏,研究考证我的家乡,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的古代科考情况。和中原、南方各省相比,东北三省的文化底蕴本就显得薄弱,而我的老家,一个不太知名海滨小城,古往今来很可能就只出过一位进士,即连山区白马石乡的朱汝赓。

他比康有为年长13岁,是清朝光绪十二年(年)的进士,考中的时间也比康有为早了九年(康有为是光绪二十一年年的进士)。

在古代,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就以我老家朱进士的情况为例,考中进士后,享受政府专项拨款,制成“进士”匾额高挂于家族祠堂。本人考试所写的试卷(古代称“硃卷”)要重新刊刻印刷,前几页会写上祖父辈、父辈亲属的姓名履历,印好后分发各家永久收藏。

(朱汝赓后人保存下来的,当年朱进士金榜题名后刊印的科举试卷“硃卷”)

除此之外,朱进士的家人还在他考中进士后的数年间,重修了族谱、祖坟,还给子孙后代取名字制定了规范,总共五言二十个字:

永守家世德

光明耀乃宗

殿廷连国士

凤起庆云登

自朱进士儿子这辈起,每个新生儿名字里都要按顺序犯这首诗里的一个字,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代,要求子孙二十代都要记得祖上出过进士这件事。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到朱进士的老家,白马石乡的三角城子村,朱进士的后人已传到第七代“明”字辈,即便大部分人只是在家务农,却始终不忘祖训。当地村民也都还记得当年朱家重修祖坟的盛况。

由此可见,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小家庭的事,其中涉及几代人的努力和整个宗族文化的传承。

(清朝制度中,政府会专门提供一笔“旗匾银”,允许进士在自家祠堂前树立旗帜,以光耀门庭。康有为中进士后也是依循此例。当年木质的旗杆早已毁坏,如今仅剩一对石头基座)

04四、门阀

在广东南海,情况可能又不太一样。

和“父子四进士”且有一位状元的伦家、“一门四进士”的吴家、“一门两尚书”的陈家……这些大号的门阀相比,在康有为之前从未出过进士的康家,恐怕只能算小号。

而康有为在同年上榜的位进士中,排在第49名,按“二八定律”勉强称得上名列前茅。这样的成绩似乎并不足以让康家在南海就此逆袭。

事实上,在农业社会结构一成不变的古代,要想逆袭谈何容易?世家大族仅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就能形成滚雪球式的马太效应。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的袁绍,号称“四世三公”,其实汝南袁家的核心竞争力,便是享有对《孟氏易》(《易经》的一个版本)的独家解释权,从而在国家人才选拔制度上一直保有先发优势,这在今天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车轮面前,人人都显得渺小。对于有的人来说,历史的变局意味着灭顶之灾,而有的人却能把它转为机遇。

(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年“金榜”复制件,当年的状元是四川的骆成骧,康有为排在二甲第46名)

05五、青春

康有为36岁考中举人、38岁中进士,其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事件。而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在老家南海以及离家不远的省城广州度过。

得益于祖父康赞修在广州开设的学堂,8岁的康有为得以继承家学,接受四书五经的儒家传统教育。

19岁,现代人刚上大学的年龄,康有为离开家庭外出求学,投拜在广东本省大儒朱次琦门下,继续深造传统学术。

22岁,现代人面临本科毕业季、即将步入社会的年龄,康有为深感自己过往所学到的传统学问,无法应对摆在自己眼前的现实困境。那一年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的热潮中,尽管国家仍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也在实际发生着。

而自我感到迷茫苦闷的康有为,辞别老师,一头钻进老家的西樵山学佛问道去了。(像极了今天为了逃避压力,想要继续赖在学校读书,采取佛系态度,实则精致利己的我自己哈哈)

可惜讲求清静无为的佛堂道观,到底容不下这位名字叫“有为”的年轻人。同年底康有为走出深山、前往香港,正式向外寻求时代最前沿的知识,也开启了他在思想学术领域、在全中国“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人生旅程。

(现代重建的“延香老屋”,年3月19日康有为出生于此)

06六、执教

胡适喜欢引用清朝学者李塨的一句话:

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

交友的意义在于壮大自身声势,提携后进的意义在于让自己的思想延续。虽然不确定康有为有没有听过这句话,但他确确实实在身体力行着。

儒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直以来有个特点,就是要做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三位一体、集于一身。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不忘给现实施加影响,不忘给后来人铺路。

康有为也是这样:自身狠抓学习,研究世界各国历史、政治,学习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同时尝试向当时广东地区最高长官张之洞提议,翻译引进外国图书,也试图直接给皇帝上书自己的社会改革建议。

一时的失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他的倡议没有得到什么实质反馈。34岁的康有为回到广州,开始了他的“民办教师”生涯。

自孔子以来,现实失意、回乡办学几乎成了儒家门徒的标准操作。康有为在教育领域可以称得上成功。

当时“新式学堂”在教育界领一时风气之先,既有京师同文馆(后来逐渐演变为北京大学)这样的官办学校。在那些思想活跃的地区,民间办学也是方兴未艾,康有为创办的长兴讲堂(后来赫赫有名的万木草堂),就是其中的标杆。

长兴讲堂在课程设置上就相当先进,除了传统学问“义理之学”外,还有考据之学,但这里的考据,不仅是自乾(隆)嘉(庆)时期继承下来的经学史学,还包括世界历史、地理和现代数学。

以及“经世之学”,研究探讨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字之学”,同时学习中文和外语。

讲堂还设置了“科外学科”,比如演讲、体操;假期还会组织学生外出游历,做到读万卷书兼行万里路。

总之,能让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年轻人接受到这样的教育,在我看来,康有为的功劳丝毫不亚于春秋时期的孔子。

用第一流的头脑传递最先进的知识,关乎教师的职业素养。至于能否教育出最优秀的学生,那就是当老师的福分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康有为是个既有水平又有福气的好老师。

他和梁启超,二人虽然在政治道路上分道扬镳,但师徒情分一直保持了下来,也算是留下一段“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历史佳话。事实上,梁启超后来在学术、政治上取得的成果,归根结底得益于早年在长兴讲堂受到的启蒙。总的来说,梁启超非但没有打老师的脸,反倒用成绩给师门增光。康有为的政治路线虽然被历史摒弃,但本人大体上仍然可以彪炳史册,这也和师徒二人的相互成就,大有关联。

康有为没有继续效法古老的世家大族,把毕生所学自珍于康家。而是辗转多个地方,坚持办学、广泛求士,终于求得其身之不朽,也算有努力、有回报了。

(长兴讲堂创办地,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毗邻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逛街之余不妨去看看,图片来源Wikipedia)

07七、折腾

参观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回顾他的一生,给我最直观最鲜明的感受,就是这个人精力特别旺盛、特别能“折腾”。

领导“戊戌变法”自不用提,38岁中进士前,往来广东、广西、北京、天津,求学、讲学、上书、赶考、交友,从南到北穿越整个中国。

42岁,开始海外流亡生涯的他,从喜马拉雅到金字塔顶,从地中海滨到北冰洋畔,在美国,面见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并发表《如何让中国成为强国》演说(那时美国还不介意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他的足迹遍布世界,持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直到60岁回国。将近20年的海外之旅,他完全不像一个落魄的流亡者,更像一位积极的有为者。

虽然时代的前锋位置已不属于他,但也很难讲他是失败的。

08八、机会

康有为自己也说,自己是“耐苦不死之神农遍尝百草”,给我们亲身示范,机会是如何留给有准备的人,以及什么样的人,才叫有准备的人。

但当机会真的到来时,即便尝遍百草,也只能择其一味。这是现实区别于理论的地方,也是逃脱不掉的“历史局限性”降临在一个人头上的时候。

基于现状做出的改变,不失为一种切近务实的选择,这是“保皇”在当时看来比较合理的地方。

在实际操作层面,对于康有为以及“维新派”众人来说,第一步要做的是给“变法”找到一个“合法性”。打着皇帝的旗号,做自己想做的事,无疑问会降低很多的解释成本,也能够提前消除一些潜在的障碍。至于旗子本体,当朝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本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担此重任,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总之“皇帝”成了康有为本人政治影响力的主要来源,让他从一个满脑袋想法的毛头书生、一个循循善诱的青年教师,瞬间一跃成为日后“中国保守党”最大且无害的领袖。

高台既已筑起,不管想不想下来,都没那么容易了。

09九、难产

“皇帝”是康有为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入场券,也是他要想继续留在台上的唯一凭据。至于后来时代列车加速、车站系统升级,旧的票据逐渐失效,则是当时谁也料想不到、也无可奈何的事情了。

洋务运动带来的“同治中兴”毕竟持续了20多年,只是前不久的甲午战争让大家有一种挫败感,但绝不至于就此断定“大清药丸”。如果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态度”,把目光仍聚焦在年的政局,“皇帝”的角色则显得微妙起来。

对于康有为来说,“皇帝”是他的唯一,但对于彼时台上那些真正手握实权的大佬们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

历史早早就已告诉大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能作为野心家一时逆袭的手段,早晚会变成其走上王座的障碍。当年袁绍没有选择迎接汉献帝,在当时看来,也可以说是有远见的合理决策。而曹操虽然一时胜出,却也为子孙背上了万代骂名,不得不说是自食其果。

“皇帝”的旗号,康有为等维新派显然没有能力将其化为利剑。对于袁世凯这样的野心家,确是一种诱惑,但事到临头他还是选择了“猥琐发育”。

那年秋天的北京菜市口,康有为的好战友,谭嗣同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是啊!有心的人使不出力,有力的人装作无心。

10十、自爆

王朝末期,大权旁落的情况已是司空见惯浑闲事。而对于-年的大清来说,因为西太后的存在,让原本自然的进程陷入停滞。

相比过去的历朝历代,这是中国历史进程最急速的阶段,清王朝给大家上演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光返照”——谁说大清不能“与时俱进”了?

拉胯的是爱新觉罗皇族,少子嗣、短命,权力不得不托管给其他尚有余力的满族宗室和外戚。即便如此,权力也已经不由自主地流向那些更具实力的汉族大臣。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人所共知,其中最惨的莫过于那个被挟持的天子。光绪皇帝的斤两,西太后大抵是清楚的:年轻气盛或许值得赞许;受到一些热血青年的热血言论的影响,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如此迫不及待地组建自己的班底,明目张胆地想要和朝中一干大佬分庭抗礼,简直与玩火无异。

目前并无证据表明西太后有想要成为武则天的野望,她及其他满族勋贵和爱新觉罗皇族实际上是在一条船上休戚与共的关系。只不过就算西太后有效法孝庄太后的可能性,光绪皇帝恐怕也没有成长为康熙帝那样的潜质和条件。长期以来满汉之分的制度观念,在此刻王朝晚年强弱易位的局势下,显得尤为可怖。

更糟糕的是,光绪皇帝甘愿把自己变成一把剑,交给一帮汉人身份、且和他一样稚嫩的年轻人,来“围园杀后”?天底下恐怕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太后感到荒谬的了。

事实再次证明,当初选载湉出来顶替皇帝的位子,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历史也不会再给这位28岁的年轻皇帝更多的成长机会了。

(强势老辣的西太后或许有匹敌昔日孝庄太后的政治手腕,但年轻孱弱的光绪帝却很难效法自己的祖先康熙帝,在那个风雨飘摇、暗流涌动的时局中,他几乎没有成长试错的机会)

11十一、破题

强行认定年轻皇帝与老太后的对立,这属于典型的中原汉族人的历史观。殊不知,对于满族人占据统治地位的清王朝来说,民族的对立才是根本矛盾——这是清王朝相对于其他朝代的独特之处(是真正的“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为制造的光绪皇帝与西太后水火不容的印象,显得有些荒唐。

不知康有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动方向已然陷入某种客观上的误区。不过用传统“汉族史观”打造的“帝后之争”,在发动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时,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以致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视角始终都是对光绪皇帝报以无限同情的。

皇权羸弱的情况下,打着“皇帝”旗号开展的维新变法,无异于一场革命。要么对皇权本身及其代管者(西太后)构成挑战,要么对那些蠢蠢欲动却首鼠两端的地方实权派形成刺激。那块让无数人眼馋却不敢伸手的权力蛋糕,结果被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们,逞一时之勇而拿到手里,这个局面任谁都不能够接受。

“维新派”的年轻伙伴们的确缺乏政治经验。梁启超那时还很受自己老师的影响,对局势的突变感到晕头转向。好在谭嗣同是那个头脑清醒的明白人,他坦然选择牺牲,成了“革命先烈”,让“变法”变成“杀贼”。自己“死得其所”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战友们有了清晰的历史定位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百日维新”总算没有白干一场。

(戊戌六君子用自己的生命,给“变法”运动做了定性。西太后虽然稳住了局势,敲打了那些背地里支持维新的汉族权臣,但也因此失去了道义支持。六君子中的康广仁,本名康有溥,字广仁,是康有为的亲弟弟。图片为杨参军油画《戊戌六君子》)

12十二、无害

康有为成了朝廷的通缉要犯,他的前路也变得忽明忽暗。

一方面,他的失败是壮烈的,自己的声势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另一方面,他的失败是现实的,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夸夸其谈的领袖手里的底牌,都对他放心了。

“张勋复辟”事件,让大家彻底把心放进了肚子里,60岁的康有为贡献了一场尬演。也许大家仍对“皇帝”的名位心心念念,但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确是没戏了。

康有为的政治生涯就此落幕,而“虎死不倒威”,他“康圣人”的余威仍在。

对于还想当皇帝的人来说,康有为还有类似吉祥物一般的利用价值。对于更“革命”的一方,推举这样一位“拔了牙的老虎”出任保守势力的领袖,也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虽然参与复辟的行为遭到大家的奚落,但康有为也只是到美国使馆暂避风头,没有人再逼他流亡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历史总有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

北京前门外天桥的民间相声艺人,说起当时举世公认的学术权威,仍会把这个位置留给康有为。北洋军阀政权也对这位人畜无害的保守党领袖尊荣备至:大总统黎元洪亲自给他题词,贺他70大寿。风度翩翩的外交总长顾维钧,不吝以晚辈的姿态手书祝词,祝他长命百岁。不过这一景象也气坏了人称“革命疯子”的章太炎,他针锋相对地送了康有为一副“祝寿”对联——

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康有为老了还是那么喜欢折腾,受外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他也学人家在江苏茅山买了一块地,搞起了农业试验,失败了也没关系。他又把注意力放在文艺领域,提拔了徐悲鸿、刘海粟这些未来的艺术巨匠,回归到一个好老师的角色。

年3月的最后一天,刚过完70大寿的康有为,在一次筵席后突发急症。他最终没有叶落归根,而是被葬在山东青岛,一个向南能看到大海的地方。

(康有为晚年在山东青岛的寓所“天游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倚半山面大海,风景极佳,我读大学时赶节假日来玩过几次。康有为晚年妻妾子孙、门生故吏人数众多,住这样的大宅子并不算夸张。图片来源Wikipedia)

13十三、结语

过去的两百年,是中国古往今来从所未有的极速时代。世人都晓得“不破不立”的道理,人们愿意肯定“破”的勇气,却往往低估了“立”的难度。破坏,无非是抛弃手中已经存在的东西,就算心里不舍,总归也是有法可依、可以实现的。但建设,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东西,无章可循,也更让人感到迷茫。

“立”不起来的原因也许很多、很具体,但历史的急流容易逼大家认定只是“破”得不够,也算事到临头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吧。

脱离了土地的“南海衣冠”,已然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承载康有为童年时光的“延香老屋”、康家的祠堂,也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如今走在修旧如旧的南海区丹灶镇苏村的小路上,再不见衣冠博带、往来鸿儒,而是回归乡土本色,承受着村民对我投来的惊异目光。

站在村子的高处眺望,这里依旧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方,人头攒动。只不过人们不是来求学、赶考,而是打工、生存。环顾四周,工厂工地的轰隆声、大货车疾驰的鸣笛声、村口广场的乐舞声,交织混合在一起,成为我追忆历史往事、风云人物的背景音。

(今天的佛山南海丹灶镇苏村,祠堂村落一派风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